】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讓健身運動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http://www.CRNTT.com   2022-05-25 16:22:31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在草地上愜意地丟飛盤,到郊區登山欣賞山花爛漫,在家跟著網絡主播跳毽子操……一段時間以來,一些“網紅”健身運動項目受到大家追捧。這些健身運動項目技術門檻較低,更強調休閑性和體驗感,對沒有運動基礎的人較為適宜,因此受到青睞。

  健身運動項目成為“網紅”,背後是人們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不健康的作息、飲食習慣,讓一些人身體亮起“紅燈”。越來越多人開始將健身運動融入生活,希望擺脫亞健康狀態。同時,隨著全民健身蔚然成風,運動服裝、健身器材及相關互聯網應用等展現出廣闊前景,體育產業成為消費風口。產品和服務的更新升級,進一步催生了新的健身運動消費需求。

  乘著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東風,健身運動成為一種新的社交方式。健身運動社交早已不限於在球場、健身房認識朋友、收獲友誼,更包括在社交平台記錄、分享自己的健身運動狀態,收獲留言和點贊。“打卡”可以形成互相激勵的氛圍,貼圖可以成為展示個性的方式。在留言區交流心得,在微信群分享資訊……人們通過自己的健身運動生活,培養興趣愛好,形成特定的愛好者群體。這有助於大眾了解新的健身運動方式和理念,推動小眾健身運動走入千家萬戶。

  一些新興“網紅”健身運動的推廣普及,傳播了更豐富的體育文化,提升了人們的健身熱情。但這只是第一步,提高健身運動水準要靠重復練習,強身健體需要持之以恒。健身運動潮流變動不居,容易分散人們參與健身運動的專注度,影響健身效果。尤其是,一些健身運動項目成為“網紅”之後,會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人打卡。如若缺少專業的培訓、專門的防護,不顧自身條件盲目一擁而上,還可能造成運動損傷。就健身運動產業而言,產業發展需要長期積累,需要經過市場的充分檢驗。如果因為健身運動潮流火爆一時而跟風參與,容易出現良莠不齊的產品和服務。

  有時候,本應起到督促健身作用的健身運動社交會偏離正軌。現實生活中,有人熱衷借分享健身運動圖片和視頻來炫耀消費能力、打造特定“人設”,助長了攀比之風;有人在社交平台傳播“健身必須練出‘馬甲線’,否則就是不刻苦”“練瑜伽必須穿名牌瑜伽褲,否則就是不專業”等錯誤理念,容易對他人造成誤導。健身運動應當關注自身的體驗,而不是過分關注健身運動數據是否好看,否則只會丟失健身運動本來的樂趣。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