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網評:為民族復興提供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
http://www.CRNTT.com   2022-05-27 16:50:55


 

  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解決供給側結構性問題作為主攻方向,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2015年以來,我國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提升產能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發揮了治本作用。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我們持續壯大實體經濟,推進製造強國建設,推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有效增強我國產業競爭力和韌性。適應數字化轉型趨勢,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在電商平台、移動支付、網絡購物、跨境電商等領域持續創新,湧現出一批世界級企業。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立意深遠、內涵豐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重大理論成果。這一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是我們應對世界大變局的戰略舉措,也是我們順應國內發展階段變化、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自2020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首次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以來,我們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暢通國內大循環,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建設強大而有韌性的國民經濟循環體系;同時,依托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形成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在開放合作中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和標誌性成果

  在波瀾壯闊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變革性實踐中,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和標誌性成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