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皖西白鵝興業富民
http://www.CRNTT.com   2022-05-29 20:21:04


  中評社北京5月29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安徽省六安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建黨基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一首紅歌《八月桂花遍地開》從這裡傳唱天下。近年來,當地又利用皖西白鵝這一特色種質資源,加快二三產業協調發展,打造白鵝全產業鏈,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增加群眾收入。

  “去年我們銷售了2400萬餘只羽毛球,約占全鎮當年產量的三分之一。”安徽華羽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正海告訴記者。孫正海的羽毛球生產車間占地6700多平方米,位於六安市舒城縣幹汊河鎮。幹汊河鎮黨委副書記王煥然介紹,該鎮目前有100多家羽毛加工和體育用品企業,僅羽毛加工的年產值就達到了15億元。

  這些公司生產所用的羽毛來自六安市。皖西白鵝作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也是六安市傳統特色畜禽品種。當地不斷加強對本地白鵝產業的引領和支持,形成了一條“孵化—育苗—飼養—宰殺—鵝肉加工—羽毛羽絨加工”的皖西白鵝全產業鏈,每年有1500萬只皖西白鵝及相關羽絨製品等“飛”向世界各地。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皖西白鵝養殖加工更加規模化。2021年,皖西白鵝飼養量達1548萬只,其中純種皖西白鵝1027萬只,年增長約7.8%;年飼養量1000只以上的企業137家,年飼養量1萬只以上企業21家,占安徽省白鵝飼養量的四分之一;全市規模化養鵝比重達到50%以上。

  隨著皖西白鵝出欄量不斷增長,六安又在鵝肉及羽絨製品開發等研究上下功夫,取得了多項科研成果。當地鵝肥肝生產廠家已發展到11家,產品迅速打開了國內外市場。2021年,霍邱縣加工鵝肥肝3200噸,鵝副產品2萬噸左右,產值16億元,占全國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2018年,在六安市委、市政府鼓勵和支持下,六安海洋羽毛有限公司與皖西學院開展產學研合作,成立了創新研發中心,開啟了科技研發助推產業升級之路。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