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激發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6-05 08:16:09


  中評社北京6月5日電/縣城是中國城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是連接城市、服務鄉村的樞紐和縣域經濟的主要載體。立足新發展階段,採取有力舉措推動縣城發展提質升級,進一步激發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對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發展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區域經濟室主任、研究員葉振宇文章表示,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縣城成為人口城鎮化的重要載體,吸納了一大批農業轉移人口。截至2021年底,1472個縣的縣城常住人口為1.6億人左右,394個縣級市的城區常住人口為0.9億人左右,縣城及縣級市城區人口占全國城鎮常住人口近30%,縣及縣級市數量占縣級行政區劃數量約65%。同時,中國部分縣城探索出以市場為導向、以特色優勢產業為支撐、以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保障的縣城特色發展道路。但從總體上看,隨著工業化發展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縣城逐漸成為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短板,縣域經濟也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工業化與城鎮化相互促進與升級是縣域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中國人口眾多,地區間發展差距較大,工業化發展得還不夠充分,城鎮化也存在“大城市病”突出與“縣城人口集聚能力減弱”並存的現象。有些地區的縣域經濟缺少特色優勢產業支撐,工業化與城鎮化脫節、相互掣肘。必須看到,縣城作為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關係的重要節點,其發展質量直接影響人力資源等各種資源要素在縣域集聚,進而影響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互促與升級。目前,雖然縣城發展起來的工業、服務業在層次和水平上不如城市高,但這種狀況與縣城現階段集聚的資源要素水平是基本匹配的。並且,從結構動態演變看,縣城產業結構會隨著內外部條件變化向高級化發展,工業化也將在結構升級中得到深化,而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就在於縣城資源要素的規模和質量。如果縣城不能為產業結構優化提供相適應的資源要素,那麼縣城產業就有可能面臨衰退的風險,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就成了“無本之木”。事實表明,那些縣域經濟發展得好的地方基本都適時推進了縣城發展提質升級,提升縣城城市品質和市容市貌,發展優質公共服務,不斷提高城鎮化質量,增強對人口的吸納能力,加快人力資本積累,以適應產業升級需要。可見,扎實有效推動縣城發展提質升級,進而增強對工業化的要素支撐,十分重要。

  補短板、強弱項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選擇。中國縣城數量多、規模不等、發展水平差距大,難以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當前,中國縣城發展主要存在以下突出問題:一是市政設施建設相對滯後,一批縣城的市政設施歷史欠賬較多,補短板的任務較重;二是產業特色優勢不足,很多縣城缺少實力強的特色優勢產業,即使一些縣具有優勢資源或區位優勢,也很難將其成功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三是產業平台低效發展,很多縣城的產業園區數量多,但是布局分散、開發強度較低,產業定位不清晰、功能配套不完善、園區服務管理粗放等因素導致縣城產業園區主業不突出、產業集聚能力偏弱、綜合效益偏低;四是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上學難、看病難、養老難等問題在縣域不同程度地出現;五是政府治理能力有待提升,這既表現為對縣城建設缺少前瞻性、科學性、能可持續實施的頂層設計,又表現為改善營商環境意識不強、服務當地企業能力較弱,以至於難以把握機遇引導縣城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上述這些問題具有普遍性,顯著影響了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和質量提升,難以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較高水平人力資本和優質營商環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