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凝聚社會共識 增進兩地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22-06-13 11:32:18


  中評社北京6月13日電/據大公報報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大公報》旗幟鮮明發出正面聲音、凝聚社會共識,為維護香港社會穩定、增進香港與內地交流、促進人心回歸作出了貢獻。”不少教育界人士表示贊同,認為通識科、教育制度的正本清源,以及國安教育的實行,都離不開《大公報》等愛國媒體的支持,相信教育界這番改革,能幫助學生增加國民身份認同。而說起對《大公報》的印象,不少嘉賓稱讚教育報導客觀、公正、敢言,冀望秉持辦報理念繼續前行。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讓他感到驚喜,“我想如果習近平總書記能夠親自寫信勉勵《大公報》,那就說明《大公報》一定是做得很好。”對於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提到的促進人心回歸工作,黃錦輝認為《大公報》在這方面一直都做得很好。

  助學生加強國民身份認同

  黃錦輝說,在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候,那時需要有一個對接的信息平台,不然的話就會造成信息不對稱。而《大公報》在這種情況下,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大公報》是有使命的,是要讓全世界的華人都知道國家現在發展得怎麼樣。”在香港回歸後,香港要落實好“一國兩制”的工作,他表示《大公報》亦在這方面做了很多。

  香港都會大學校長林群聲表示,在教育報導方面,他覺得這幾年教育界發生了很多事,例如中小學的教育課程改革,大學的角色也轉變了很多,還有國安教育等等。“以前的大學似乎主要以職業導向為主,但現在也要注重學生在德育方面的表現,也要注重國情教育。而這樣的轉變,離不開包括傳媒在內的社會各界的努力,單靠大學、單靠教育界其實是不夠的。”他說,《大公報》在促進人心回歸、幫助學生加強國民身份認同方面,確實做了很多事。

  香港島校長聯會主席、蘇浙公學校長方仲倫表示,見到習近平總書記如此關心香港媒體,由此可見香港在國家眼中的重要性。他希望《大公報》繼續與時並進,在新的科技時代下多與年輕人溝通和接觸,向其傳遞正面的價值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