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林毅夫:當前經濟發展的挑戰與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22-06-14 08:22:06


 
  對於俄烏戰爭,我們要繼續堅持清晰堅定的國家立場,即我們希望和平,主張用外交解決爭端,不願意看到戰爭;我們堅決維護《聯合國憲章》,尊重每個國家領土的完整。當然,我們也必須尊重各個國家的安全需求。我們和歐洲國家沒有地緣政治的矛盾,要避免落入美國和海外有些勢力的圈套,影響中國和歐洲國家的經貿合作。

  總之,除了美國為了維持政治霸權寧可犧牲經濟利益之外,對其他國家而言,中國的增長、中國的開放、中國的發展正是他們的發展機遇。所以,保持快速增長、擴大開放、倡導全球化既是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實現民族復興的需要,也是破解美國圖謀和外部挑戰的最好辦法。

  提振信心,守住重心,化解國內經濟挑戰

  文章指出,從國內的經濟挑戰來講,我們從去年以來面臨三重壓力——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我個人覺得最關鍵的是預期轉弱,因為預期轉弱以後,大家投資就沒有信心,供給就會減少,供應鏈受到衝擊,也失掉了克服困難的動力,進一步傳導就會帶來就業下降,收入不增長,最終需求也會收縮。

  所以,三重壓力中最關鍵的是預期轉弱。預期怎麼轉弱的呢?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政策執行層面出了問題,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了一些政策執行中的合成謬誤。比如平台治理、雙碳目標、房地產行業整治、共同富裕,每一項都是很重要和必要的改革、調控政策和發展方向,但在執行上,一些中長期的、全局性的政策被短期化、地方化、碎片化執行,形成了合成謬誤,打擊了大家對經濟發展的信心,尤其是企業家和投資者的信心,而我們都知道,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和提振信心一樣重要的是堅定經濟發展這一重心。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一定要把這項認識落實到位,在發展中解決國內國外的問題,否則只會使問題更多。

  要科學地落實防疫方針,而不是層層加碼

  文章認為,就當前來講,在疫情防控上,要堅持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但在落實上要做到科學、有效,不能在落實當中濫用權力,層層加碼。我們在媒體上看到有些地方打著疫情防控需要靜態管理的旗號,不讓農民下地。農業與工業不同,農時一誤就是一年,這會影響到糧食安全,威脅社會穩定。所以,在落實防疫政策時一定要堅持科學的原則,開動腦筋,因地制宜,而不是層層加碼。層層加碼本質上是一種懶政的表現。

  各地在爭取動態清零以後,要迅速恢復生產生活。由於疫情已經兩年多,在一些封控城市,很多中小微企業已經到了瀕臨破產的邊緣。在這種狀況下,一定要出台有效的政策來共渡難關,像減稅、免稅、減租金、貸款延期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必要的。同時,我們的救助也要關注受疫情衝擊的個人和家庭。在救急措施之外,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也要發力,包括支持新基建,為結構轉型升級提供條件。通過多方的努力,今年保持5.5%左右的增長還是有可能的。

  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這是經濟工作應該有的一條底線。我們必須努力保持增長,這樣可以增強信心,其他國家也會對我們有信心,這是對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外駕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最好辦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