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7日電/據中國科學報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教授陸全明、王榮生研究團隊基於地球磁層多尺度衛星原位探測數據,首次發現磁場重聯擴散區可演化為湍流態。相關研究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
磁場重聯是一種基本的等離子體物理過程。該過程中,磁自由能被快速地釋放而轉化為等離子體動能和熱能,並產生高能電子。由磁場重聯產生的高能電子被認為是伽馬射線暴、太陽耀斑以及磁暴等現象的主要驅動原因。
等離子體湍流是另一種基礎的等離子體現象,廣泛存在於空間等離子環境中。在等離子體湍流中,能量可以從大尺度輸運到小尺度,最終在動力學尺度被耗散,並加熱或加速等離子體。
這兩個基礎的等離子體物理過程相互耦合,湍流可以由重聯產生。反過來,重聯的演化也會受到湍流的影響。
利用高時空分辨率、高精度的衛星數據,研究團隊在地球磁尾電流片中觀測到一個正在發生重聯的電流片,而且衛星穿越了重聯的擴散區。
與典型重聯模型不同,該擴散區不是一個完整的層流電流片,而是破碎為大量電流絲。這些不同強度、不同尺度的電流絲在擴散區內沿著各個方向延伸(主要在x和y方向),並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個三維的網狀電流體系,即該擴散區處於湍流狀態。在這個湍流態的擴散區內,高達300電子伏特的高能電子通量顯著增加,且高能電子在分布函數上呈現幂律譜分布。
研究結果表明,重聯的擴散區可以演化為湍流狀態,電子在湍流態的擴散區內可有效加速至幾百電子伏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