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雲服務廠商踏上自研芯片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22-06-22 05:34:43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報告,僅在中國雲計算市場,預計2025年公有雲和私有雲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2890.3億元和1905.1億元。當下游的需求足夠大時,不少雲廠商就會選擇進軍上游業務。創道投資咨詢總經理步日欣向記者表示,算力和雲產業向頭部廠商集中,使得各個廠商的下游需求足夠大,能夠支撐獨立的上游設備、芯片和核心軟件研發。

  “自研上游芯片和核心軟件,能夠增強雲廠商在效率提升、節能增效等方面的競爭力,使其更好地與自身業務適配。”步日欣說。

  除了下游需求的驅動,數據安全問題也是雲廠商“跨界”的原因之一。TrendForce集邦咨詢分析師曾冠瑋向記者表示,隨著雲計算的逐漸興起,一些相關領域的企業比較容易掌握使用者的數據與資料。為了更好地保護使用者數據的安全性,不少雲服務廠商選擇研發芯片、操作系統等底層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在雲計算領域擁有技術優勢的雲服務廠商,在芯片、操作系統等底層技術的研發方面同樣具備優勢。賽迪顧問集成電路中心高級咨詢顧問池憲念對記者表示,雲計算廠商的技術迭代和進步,不僅依賴於操作系統和軟件算法的更新,更需要最基礎的芯片硬件算力支持。正因如此,雲廠商擁有的強大雲計算軟件及算法技術優勢,能夠保證自身在服務器芯片研發方面具備競爭優勢。

  對於眾多雲廠商來說,加入“定制化芯片開發”陣營是否是未來的必然之選?在曾冠瑋看來,答案是肯定的。曾冠瑋表示,定制化芯片(ASIC)具備效率高、功耗低的優點。如果雲廠商擁有相關多元化IP資源,就能夠大幅降低ASIC開發成本,並加速開發時間。

  步日欣同樣認為,在數據中心領域,定制化芯片開發會成為一個主流方式。步日欣解釋道,這是因為雲廠商已經完成了生態培育,使用定制化產品能夠更好地適配自己建立的生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