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西方結構性種族主義的根源與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2-06-24 12:11:50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名譽院長布裡吉·莫漢、美國佛羅里達海灣海岸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內魯媞·亞尼認為,結構性障礙是社會、經濟和文化不平等和不公正的根源。一個失敗的社會是一個由有缺陷的制度組成的功能失調的組織,這些制度滋生了種族主義、歧視、屠殺和恐怖主義的極端意識形態。應鏟除阻礙自由和正義、種族壓迫的有害結構與根源,使公共政策合理化和現代化。

  土耳其中東技術大學政治學教授穆罕默德·奧克亞尤茲認為,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歐洲的新種族主義、新右翼運動利用種族主義的“科學化”,創造了基於文化差異的種族主義。科學種族主義理論為實行特殊形式的現代種族主義鋪平了道路,極有可能形成純粹的、直接的種族壓迫機制,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研究助理郭敏認為,在種族矛盾突出的美國,算法種族主義體現在各個方面,其產生的根源在於不公平的社會環境。算法不僅無助於解決美國的種族主義,反而使其在決策過程中會更為隱蔽地加劇種族偏見,導致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皮特·赫爾曼教授認為,要認識到種族主義的系統性與結構性,種族主義是社會構建的結果,也要關注個體在結構性種族歧視中的困難處境。愛爾蘭發展研究協會主席妮塔·米希拉認為,反思當前種族主義帶來的各種問題,我們需要加強團結合作,共同反對新的種族主義。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