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建良。(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南投6月25日電(記者 方敬為)台灣石斑魚因檢出禁藥遭大陸暫停輸入。暨南國際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陳建良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以貿易邏輯來說,進口方對出口方表達品項疑慮,通常是出口方需自我檢視並佐證來解決問題,但台灣官方每次碰到兩岸貿易糾紛,第一時間都是先指責對岸政治惡意,這次更稱對岸違反ECFA早收清單規定,種種反應顯示出,民進黨政府很不樂見ECFA停擺。
陳建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博士,曾任商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馬政府“國發會副主委”等職。現任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系教授、管理學院院長,研究專長為經濟發展、勞動經濟學、公共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
繼去年的鳳梨、釋迦、蓮霧因檢疫不符規定遭大陸停止輸入,大陸官方宣布6月13日起暫停輸入台灣石斑魚,也是因驗出禁藥因素。台灣的石斑魚外銷以大陸市場為主,占比高達九成,年均外銷產值約新台幣17億元,如今主要外銷市場無預警生變,養殖業憂心忡忡,“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揚言循WTO對陸提告,並批對岸違反ECFA早收清單規定。
針對台灣農政單位批判大陸違反ECFA早收清單,陳建良表示,這是很荒謬的說法,首先,早收清單只是ECFA架構談妥之前,兩岸雙方先針對較無爭議的貿易品項列入關稅減免,大陸開放台灣商品輸入的項目大於台灣開放大陸的項目,也就是說,早收清單本來就是大陸讓利給台灣。
陳建良指出,“農委會”可以主張對岸違反早收清單承諾,但農檢規定並不會因為早收清單而消失,還是要照WTO規範去走,倘若只要有ECFA早收清單,台灣輸陸的產品都可以不顧檢疫規範,這在公平貿易原則之下,根本說不過去。事實上,台灣荔枝去年輸往紐西蘭也被檢出有寄生蟲,暫停進口,台灣方面處置方式就是自我改善,並與對方溝通處理,為何換成兩岸貿易,民進黨政府的思路就扭曲了?
陳建良說,這次石斑魚遭禁,與先前鳳梨等果品銷陸受阻,癥結點都在檢疫不符合規定,台灣身為出口方,遇到進口方的要求,其實只要透過措施調整補救,相信可以簡單化解,但蔡政府寧可將政治凌駕經濟,將藥檢問題演變成政治對抗,在貿易行為上相當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