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探索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2-07-01 07:53:53


 
  文章指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適應要素禀賦條件變化、經濟發展趨勢導向、全球經貿格局重塑等新情況新要求,加快探索形成以技術創新為支撐、以內生增長為動力、以品質升級為核心、以綠色低碳為底色的,更有動力、更加高效、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文章認為,下一階段,需在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產業結構高端精益、要素投入高能有效、發展方式綠色低碳等方面下功夫。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就是要圍繞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目標,提高關鍵產業、重大技術、核心環節保障基本運行的能力,切實增強經濟發展韌性,更好應對外部風險和挑戰;產業結構高端精益,就是要著力提高高性能、高品質產品占比,增加先進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增長貢獻;要素投入高能有效,就是在要素投入結構中,增加優質、高端、創新要素占比,圍繞技術等要素優化配置、重塑產業競爭力,推動形成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發展方式綠色低碳,就是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提高資源、能源等的利用效率和水平,加快構建綠色製造體系和新型“產業—環境”關係。

  一是加快動能轉換,塑造技術驅動新優勢。要把技術放在要素配置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高關鍵共性技術和應用技術創新能力,加快育成技術創新發展優勢。需培育形成技術領先、創新活躍的製造業新增長點,推動產業發展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向技術密集轉變,加快構建以科技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需順應科技變革新趨勢,積極應用數字化、智能化新技術推動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加大力度推動高端裝備、汽車、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實現突破。

  二是完善協作體系,優化內生增長環境。順應國內大循環日益強勁的發展趨勢,提高國內產業鏈協作水平,加強鏈主企業、核心零部件企業、加工組裝企業之間的配套協作。強化產業鏈薄弱環節攻堅,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打通制約發展的斷點堵點。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科技創新、人力資源、現代金融等關鍵要素對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支撐作用,提高製造業吸引要素、匯聚要素、使用要素的能力與水平。推動供給與需求深度對接,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對產品升級和技術創新的引領支撐作用,提升製造業供給對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三是提升競爭能級,拓展品質升級空間。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大力改造升級傳統產業,積極開展精益生產、精品製造,提高中高端消費品占比,引導消費品製造向個性化、時尚化、智能化、品質化方向升級,加快自主品牌培育和國際化步伐。對標國際先進水平,不斷縮小國內外原材料產業的技術差距,加快傳統材料產品升級換代,促進新材料的創新應用,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穩定性、可靠性和適用性。加快裝備、汽車、電子信息等產品集成化、智能化、服務化升級,提高“硬件+軟件”“產品+服務”等的融合發展水平,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提高對國內外市場的影響力。

  四是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順應清潔化、高效化、減碳化發展趨勢,推進節能減碳重大關鍵技術創新,大力開發低碳技術、低碳裝備、綠色產品,加快推進鋼鐵、石化、建材、有色等高載能行業節能改造,逐步淘汰能耗高、效率低的企業和產能。發展壯大節能環保服務市場,大力發展節能環保和低碳服務業,引導節能減碳領軍企業面向全行業全社會提供專業化服務。加快構建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強化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全面推行循環生產方式,促進企業、園區、行業間實現鏈接共生、原料互供、資源共享。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