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上半年上市公司認購理財規模同比縮減24%
http://www.CRNTT.com   2022-07-01 11:26:16


  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為了讓“閑錢不閑”,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不少上市公司熱衷購買理財產品。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共有906家A股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認購金額合計為5250.99億元。去年同期,共有1058家A股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認購金額合計為6889.65億元。從認購規模來看,今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縮減24%。

  認購規模超5000億元

  6月29日晚,興業股份和康弘藥業先後發布關於使用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公告。興業股份表示,截至6月28日,公司已累計使用15425萬元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單日最高餘額達到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0%以上。興業股份購買的理財產品類型為銀行理財產品。康弘藥業表示,近日,子公司弘合生物使用自有資金購買了理財產品,金額為6000萬元,產品類型為結構性存款。

  數據顯示,以認購日期計算(下同),截至6月30日,今年以來,共有906家A股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認購金額合計為5250.99億元。

  從持有理財產品的數量來看,持有超過20只理財產品的公司有75家。其中,持有50個及以上理財產品的公司有6家,分別是唯科科技(194個)、江蘇國泰(148個)、愛嬰室(92個)、實益達(81個)、順博合金(73個)、鴻合科技(50個)。

  從認購金額來看,131家公司認購金額超過10億元,其中有兩家公司的理財產品認購金額超過100億元,分別是江蘇國泰(179.98億元)和中國電信(101.7億元)。

  據記者了解,還有多家擬出資百億元認購理財產品的上市公司“在路上”。6月27日晚,寧德時代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公司使用不超過230億元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投資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保本型投資產品。5月,山西汾酒稱,擬使用不超過200億元額度的閑置自有資金購買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最受追捧

  記者注意到,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中,存款、定期存款、結構性存款、通知存款、銀行理財產品、證券公司理財、投資公司理財、信托、逆回購等都有涉及。

  從產品類型來看,相比於其他產品,結構性存款受熱捧,共有735家上市公司購買,認購金額總計3468.8億元,占比超過66%。結構性存款是指嵌入金融衍生產品的存款,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鈎或者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鈎,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銀行對大客戶還推出了定制結構性存款產品。康弘藥業公告顯示,其子公司購買的“芙蓉錦程”單位結構性存款即為定制型。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確保資金安全和一定的收益率是首要訴求。業內人士指出,在資管新規發布後,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退出江湖,上市公司使用閑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首要前提是保證募集資金安全,因此安全性高、流動性好、風險性低的結構性存款成為首選。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上市公司選擇理財產品需要平衡安全性、收益率和流動性,結構性存款受部分上市公司青睞,主要是結構性存款(存款+衍生品)本金基本有保障,投資組合、期限較為靈活。

  較去年同期降溫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熱情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數據顯示,去年同期,共有1058家A股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認購金額合計為6889.65億元。

  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認購結構性存款金額也出現同比下降。數據顯示,去年同期A股上市公司購買結構性存款共花費4403.95億元,占比64%。

  銀行理財產品是除了結構性存款之外,被上市公司認購金額最多的產品類別。今年上半年,這一產品類別的認購規模較去年同期減半。今年上半年,共有218家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認購金額總計589.52億元,占比11%。去年上半年,共有306家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認購金額總計1165.47億元,占比17%。

  “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規模下降,一方面是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行,且今年銀行理財產品全面淨值化,A股上半年波動較大,致使部分理財產品淨值產生較大波動;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部分上市公司更注重現金流穩定。”周茂華告訴記者。

  有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利用閑置資金理財可以放大資金使用效率,獲得額外收益,但若疏遠主業過度投資理財產品,則不利於上市公司長遠健康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