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優化製造業要素供給與配置
http://www.CRNTT.com   2022-07-02 08:48:15


 
  關鍵是保障供給和優化配置

  文章指出,保障製造業要素供給、優化製造業要素配置,需有明確的政策思路。在要素供給數量方面,需保障製造業基本要素供給穩定,這是保持製造業比重在合理區間的重要基礎;在要素配置方面,要加快形成統一要素市場,暢通要素跨行業、跨區域流動,將優化要素配置作為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在要素質量和結構方面,需增強製造業吸引技術、人才、數據等高端要素的能力,在要素供給總量保持基本穩定的情況下,著力改善要素供給結構,為製造業轉型升級創造有利條件;在要素利用效率方面,需不斷提升傳統要素在製造業各部門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轉化效率,同時不斷創新高端要素在製造業領域實現價值創造的途徑和模式,將保障和優化製造業要素供給與配置同實現“雙碳”目標相結合,持續提高製造業的能源資源利用效率。

  一是推動製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要素資源跨行業綜合利用。中國製造業和服務業各有優勢和短板,製造業擁有成熟、穩定的生產模式和雄厚的資本、技術、人才積累,服務業特別是新興服務業具有高成長預期和廣闊發展前景,對人才、資本的吸引力大於製造業。推動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有助於製造業提升對生產要素的吸引力。對此,要著力破除現存體制機制障礙,轉變傳統思維模式,加大對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導;製造業企業要提升產業分工協作水平,促進要素資源在不同業務部門的優化整合。同時,要將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作為要素流動和要素共享的重要載體,重點支持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製造、新能源汽車等先進製造業與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金融業、研發設計和科技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推動高端要素在製造業與服務業之間順暢流動,探索更多跨行業共享要素資源的新模式。

  二是擴大製造業開放,增強中國製造在全球配置資源要素的能力。製造業要獲得高端、優質和稀缺要素,就需更好融入國際循環,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具體來看,可以發揮中國在數字技術、產業和應用上的優勢,積極探索打造國際化、數字化的跨境製造網絡和要素流動機制;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要素順暢流動。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促進國內外要素互動,增強製造業發展韌性。

  三是強化製造業中高端人才儲備,優化製造業就業結構。當前制約製造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勞動力成本上升、中高端人才供給不足。解決這方面問題,需準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就業發展的特點與趨勢,高度重視由技術進步帶來的結構性失業和崗位需求結構調整等變化,不斷優化就業結構;需適應技術進步要求,夯實製造業發展的人才基礎,圍繞製造業轉型升級和智能製造發展趨勢的新要求,壯大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人才隊伍,培養更多綜合能力突出的復合型人才;需形成更多製造業就業新形態,加強製造業勞動者權益保障。

  四是提升製造業利用數據要素的規模和水平。要堅定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夯實製造業數據要素利用的設施基礎和制度基礎,加快推動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製造業數據應用的場景創新,全面實施製造業數字化改造,推動製造業產業鏈從材料、零部件、整機、成套裝備到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推進智能化、數字化技術在重點行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物流倉儲、經營管理、售後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深度應用。

  五是不斷改善製造業能源結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要推動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與實現“雙碳”目標的協調統一,需依靠技術進步和制度創新,也需要不斷完善從頂層設計到具體措施的政策體系。具體來看,要科學評估製造業碳排放水平,實施跨行業綜合減排政策,推動實現全產業鏈減排;要優化製造業能源供給結構,提高清潔能源比重,加快推進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同時引導需求側積極採取清潔能源替代方案、鼓勵製造業企業主動調整能源消費結構;要依靠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提高製造業能效水平,推進製造業碳排放持續降低。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