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邵銘煌:七七抗戰85周年 對台有三個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22-07-08 00:49:38


中國國民黨前黨史館主任邵銘煌。(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7月8日電(記者 倪鴻祥)中國國民黨前黨史館主任邵銘煌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今年是七七抗戰85周年紀念,對於現在的台灣有三個啟示,一是全民的意志;二是不要有失敗主義,三是在兩岸關係上,不要忘記自己是1912年延續下來的“中華民國”,雖然不能怯戰,但能避戰就避戰。

  邵銘煌,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國民黨黨史館主任、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教授、中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專長中國近代史檔案和現代史影像專題。

  邵銘煌表示,這段抗戰史帶給現在的台灣有三個啟示,一是全民的意志很重要。當年的中國國力不及日本,為何敢抗日?就是因為全民有抗戰的精神意志,當年大家同仇敵愾,支持政府,充滿民族氣節,戰爭不是只靠軍力,國民意志很重要,這點是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完全估計錯誤之處,所以當年日軍為獲得日皇授權對中國發動戰爭,呈交的報告才會提出“三月亡華”的說法。

  邵銘煌指出,二是不要有失敗主義。中國當年確實是以弱抗強,但蔣中正領採取“以撐待變”的策略,獲得胡適等許多學者認同,果然獨立抗戰4年後,珍珠港事件發生,美英等國相繼對日宣戰,形成同盟國對抗軸心國,中國開始有援助,其中以美國援助最多,飛虎隊也差不多這時候幫助中國,所以就算國力弱也不要有失敗主義。

  邵銘煌說,三是不要忘記自己是1912年延續下來的“中華民國”,在兩岸關係上不能怯戰,但能避戰就避戰。當年對日抗戰的大戰略是“以空間換取時間”奏效,而大戰略要靠領導人的智慧,在兩岸關係上,就是要承襲“中華民國”,1949年只是戰敗退到台灣,並非滅亡,這是事實,不容否認,所以台灣要承襲這個歷史脈絡就能避戰。

  有人認為,日本原發動七七蘆溝橋事變時,原以為中國會退讓妥協,沒有想到變成中日全面作戰。

  邵銘煌表示,日本早想併吞中國,但中國領土廣大不可能立即併吞,所以起初用“蠶食鯨吞”,例如1931年在瀋陽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東北成立偽政權,再進軍華北,在山東也成立偽政權,但日本擔心中國統一後會愈來愈難併吞,所以逐步加快侵略的腳步,七七蘆溝橋事變確實是日本發動全面作戰的開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