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政策“及時雨”助服務業紓困
http://www.CRNTT.com   2022-07-08 09:42:28


  中評社北京7月8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城市“煙火氣”正在加速回歸。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各地有序推進複工複產、複商複市,近期旅游、住宿、餐飲等服務業加快複蘇回暖,相關平台上火車票、旅游目的地、酒店等搜索量快速增長。

  專家表示,隨著各項紓困政策舉措落地見效,下半年服務業有望加快恢複。要繼續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政策紅利充分釋放,助力服務業盡快恢複元氣,實現更好發展。

  服務業穩步複蘇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產業室主任、研究員魏琪嘉表示,服務業具有點多、面廣的特點,在經濟循環暢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具體來看,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帶動就業,二是為經濟運行提供必要的中介服務,三是生產性服務業已成為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

  今年3月份以來,在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接觸性、聚集性特征明顯的服務業受影響嚴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至2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4.2%,3月份同比下降0.9%,4月份跌幅顯著擴大至6.1%。5月份跌幅縮小至5.1%,出現企穩跡象。在此基礎上,6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3%,比5月份大幅上升7.2個百分點,重返擴張區間,服務業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善。

  “服務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一半,也是城鎮就業穩定的基本盤和吸納新增就業的主力軍。隨著近期疫情因素逐漸消退、宏觀政策刺激力度加大,服務業拐點已經到來,我國經濟運行的底部也將充分顯現,對於緩解就業壓力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曉光表示。

  助企紓困政策對服務業渡過難關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出台《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複發展的若幹政策》,提出43條精准幫扶措施。國務院5月份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舉措,部署對文化旅游、餐飲住宿等困難行業給予更大力度支持。

  劉曉光表示,隨著國務院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舉措出台,中央層面對服務業助企紓困給出了更加明確的信號。例如,增值稅留抵退稅覆蓋行業範圍擴大,在原來制造業等6個行業基礎上,將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服務業行業也納入了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一次性全額退還存量留抵稅額的政策範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改善,穩增長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顯現,經濟運行的積極變化增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專家武威表示,6月份,之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消費相關服務業呈現強勁恢複態勢,零售業、住宿餐飲業、文體娛樂以及旅游相關行業的商務活動指數較上月均有大幅上升;隨著制造業穩定恢複,與生產相關的批發業、道路運輸以及與金融相關的活動也隨之穩步恢複。

  推動政策落實落細

  “服務業助企紓困政策含金量高,直接解決了市場主體最迫切的問題,國家政策出台後,各地迅速行動,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出台配套舉措,將普惠性和針對性相結合。”魏琪嘉表示,這些政策除了普惠性紓困政策外,還針對餐飲業和批發零售業、文化旅游業、交通運輸及物流業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服務業,從資金支持、金融支持、項目支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具體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對於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幫助企業盡快擺脫疫情負面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各地積極出台實招硬招,推動服務業紓困發展。例如,湖南省部署36條政策措施,涵蓋稅收減免、房屋租金減免、社會保險費減免、防疫支出補貼、失業保險穩崗返還、金融支持、電力支持、優化營商環境等領域,推動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渡過難關、恢複發展。浙江省組建由14個部門組成的省級服務業紓困工作專班,清單化、台賬式推進政策落實,依托省惠企政策信息平台分解形成政策清單,逐項落實責任,暢通政策兌付溝通渠道。

  針對普遍面臨的消費市場萎縮、經營成本上升、人工租金上漲、防疫開支增加、融資難融資貴等突出問題,陝西省推出7方面45條政策措施,涵蓋服務業和餐飲業、零售業、旅游業、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業、民航業紓困扶持以及疫情精准防控。這些措施既有國家已明確的政策措施,也有陝西省配套細化的政策措施,還有結合實際新增的政策措施。雲南省按照“精准高效、細致入微、應享盡享”原則,制定出台“服務業政策32條”,對於國家提出的“六稅兩費”減免、核酸檢測補貼等政策,均按國家要求頂格制定,如,在擴大“六稅兩費”減征方面,按50%稅額幅度頂格減征;在餐飲、零售業從業人員定期核酸檢測方面,給予不低於50%的補貼支持;在落實國家房租減免政策基礎上,提出對省內承租國有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國有房屋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3個月租金。

  劉曉光認為,為更好地發揮支持作用,各地政策重點應體現3方面內容:一是加快和加強對中央政策舉措的貫徹落實,發揮政策聯動效應;二是根據地方的具體情況查漏補缺,對於在全國層面受影響不大但是在本地受影響嚴重的行業,要給予重點支持;三是更加高效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盡最大努力減輕疫情防控對服務業企業經營活動的幹擾。

  恢複基礎還需鞏固

  “疫情影響正逐漸消退,邊際改善或將成為下半年服務業運行的重要特點。隨著各項紓困舉措落地見效,我國服務業將逐步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呈現恢複勢頭。”魏琪嘉表示,但目前國內經濟恢複仍然是初步的,主要指標增速還處於低位,服務業恢複基礎還需要鞏固。下一階段,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各項政策舉措落實力度,推動穩增長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持續恢複,為服務業發展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魏琪嘉建議,加快落實退稅減稅降費、緩繳社保費等助企紓困政策,加強對接觸性服務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精准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行為,防止對服務業的各項助企紓困政策效果被“三亂”抵消。運用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等貨幣政策工具,促進信貸資金更多流向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好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的接續,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但有還款意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服務業中小微企業,不得盲目惜貸、抽貸、斷貸、壓貸,要保持合理流動性。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加大對符合條件服務業企業的融資增信支持力度,依法依約及時履行代償責任。

  “加快服務業恢複發展,還要進一步釋放服務消費潛力。”魏琪嘉表示,一方面,要增加就業收入提高消費能力,加大對失業人員的就業服務力度。鼓勵保險機構優化產業和服務,探索面向服務業新產業、新業態和靈活就業人員推出專屬保險保障。另一方面,合理增加公共消費。增加對小微企業產品與服務的購買,在政府采購用品中明確提高小微企業產品與服務的占比。此外,還要加快釋放網絡消費新動能。支持傳統零售企業提升網絡營銷能力,進一步拓寬居民綫上消費的渠道。推動優質服務資源與電商企業有效對接,助力電商直播等新業態普及應用。

  “下半年如果沒有新的疫情衝擊,預計服務業將會在6月份走出收縮的基礎上,於三季度、四季度出現較為強勁的反彈複蘇。為推動服務業加快恢複,最大的著力點還是提高疫情防控的精准度,減輕對服務業經營活動的幹擾,這其實是服務業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劉曉光認為,在此基礎上,對服務業生產和投資方面的融資支持也很有必要,應在寬信用和降貸款利率成本方面發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