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緬甸媳婦“曬”出僑鄉好風光
http://www.CRNTT.com   2022-07-08 09:33:42


雲南一景(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7月8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初見李明,是在她家的兩層小樓裡。她穿著漂亮的傣族服飾,正給村裡的小姐妹們翻譯外國朋友在她微信朋友圈的評論。

  李明朋友圈裡展現的是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姚關鎮山邑野鴨湖的美景,湖波蕩漾,接天蓮葉無窮碧。在評論區,來自新加坡的好朋友萊雅留言說:“我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地方。”

  李明來自緬甸瓦城(曼德勒)。2008年,她只身來到中緬邊境的雲南瑞麗打工,與同在這裡打工的段從達相識相愛,並嫁到僑鄉保山的施甸縣姚關鎮山邑洪祥村。

  “剛來那兩年,條件是真的差,日子也是真的難過。”這是李明剛到姚關時的感受。山邑野鴨湖,曾經是姚關貧瘠的代表,湖周圍稻穀畝產不足600斤,湖中心區域更是長年浸泡在水中。當時,村裡大多數人都靠外出打工掙錢,靠種植農作物維持生計。李明一家條件也比較困難。單靠丈夫外出務工,根本無法撐起家裡的吃用開銷。於是李明也隨大流,跟著丈夫去瑞麗打工。

  2014年7月,公公身體突然抱恙,李明和丈夫趕回家探望。正值荷花盛放的時節,山邑社區舉辦了民族文化旅遊節,來游玩的旅客很多。李明這才驚覺,在外出打工的這幾年,這片土地已經發生了巨變。條條通村道路都已經硬化,村村老破住房也都得到了改造加固。村裡組建了集體經濟合作社,周邊也突然多了好幾家農家樂。隨著近幾年生態旅遊的開發,家門口的野鴨湖已經成為周邊縣市遊客度假的熱門地。考慮到孩子馬上要上小學,公公也需要人照顧,李明決定在家做點小生意。她拿出打工的積蓄,置辦了鍋灶桌椅等東西,搭起了野鴨湖荷花街上的“最美路邊攤”。

  李明用她這些年學到的手藝,在小吃攤上賣起了手抓飯、炒小龍蝦、炒田螺、烤魚等傣族小吃,因為風味獨特、衛生乾淨,生意非常不錯。看到李明賺了錢,周邊好幾戶村民家也開始出來擺攤,賣荷花的、賣草墩的、賣零食的……一下子就形成了一條小有規模的小吃步行街,也成為山邑村的一道特色風景線,被稱為“荷花街”。

  2019年,山邑村為了提升旅遊品質,先後完善了旅遊廁所、荷池棧道、停車場、污水處理管網,實施綠化景觀工程,並打造了一部分符合山邑村的特色民宿、仿古游船,統一規範了農家樂和小賣部的門頭,還給李明以及其他小商販提供了仿古餐車。基礎設施的加強和規範化經營為山邑村吸引來更多遊客,小商販們的生意越做越紅火。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