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持續發力穩住就業基本盤
http://www.CRNTT.com   2022-07-09 10:55:17


  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近一段時間,隨著中央一攬子穩經濟促就業政策落實落細,就業形勢逐漸好轉。無論從新增勞動力就業數據看,還是從減稅降費、穩崗返還“真金白銀”落袋情況看,各地各部門堅決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實施的包括穩就業在內的各項政策效果正逐步顯現。三季度是決定全年經濟走勢的關鍵節點,穩經濟促就業的任務依然繁重,需要再接再厲,迎難而上,全力以赴穩住就業基本盤。

  從實際情況看,進入7月份,在繼續落實一系列助企紓困、穩崗擴崗政策基礎上,各地各部門還推出了服務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治理技術技能類“山寨證書”等多種舉措,群策群力破解穩就業保民生過程中遇到的難點痛點,就業形勢有望繼續改善。

  下一步,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繼續落實各項政策,推動經濟運行盡快回歸正常軌道,以發展促就業、以就業保民生,盡快把失業率降下來、控制住。

  要積極改善就業環境,幫助勞動者穩在崗位。分析國家統計局公布的5月份就業數據,其中一項內容需格外關注:外來農業戶籍人口失業率為6.2%,比上月下降了0.4個百分點。這說明,在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農民工務工情況有所好轉,但就業形勢依然嚴峻。這其中既有周期性失業問題,也存在被迫退出勞動力市場返鄉的情況,表明受疫情衝擊,農民工外出就業遇到不少困難。當前,亟需通過勞務協作、定向吸納、幫扶車間等多種方式,精準幫扶農民工外出務工有門路,就近就業有保障,做好出行服務、信息對接、技能提升和權益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幫助他們把就業飯碗越端越穩。

  不僅是農民工群體,還需要把關愛送到更多就業困難群體身邊,健全就業援助機制,改善靈活就業環境,開發公益性崗位,發揮社會保障與就業的聯動耦合效應,推動各項惠企利民政策盡快落地見效。

  要積極解決就業市場供需矛盾,推動形成更多就業增長點。從需求側來看,匯總最近兩年100個最缺工職業信息,其中40%都集中在製造業、電子信息產業等領域,部分招聘職位的增速甚至高於全行業近20個百分點。從供給側來看,今年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求職者,70%以上都是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高校畢業生。他們之所以遇到就業難的問題,部分原因是市場提供的崗位與求職者就業目標不匹配。解決供需結構性矛盾,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創造更多有利於發揮青年群體優勢的知識型技術型崗位;另一方面,要優化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對高校專業設置、招生規模的系統全面考量和長遠科學預測,緊跟經濟發展潮流,貼近產業發展實際需要進行專業課程設置。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