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南非掀起針灸熱!或成最“卷”專業之一?
http://www.CRNTT.com   2022-07-09 13:22:59


胡紫景在診所幫當地患者把脈。(來源:中國僑網)
  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據中國僑網報導,在南非,越來越多當地民眾願意嘗試針灸、按摩等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神奇”是他們體驗後用得最多的詞匯。

  其實,中國和南非兩國早在1998年建交後就有了中醫藥文化的交流。南非很多民眾本身有使用草藥的傳統,喜歡自然療法,這為中醫藥文化在當地的“生根發芽”提供了土壤和機遇。2000年10月,南非政府確立了包括中醫針灸在內的補充醫療的合法地位;2004年,南非完成了首批中醫針灸醫師註冊,依據知識層次,分為中醫師與針灸師兩個層次;2005年,南非舉辦了歷史上首次中醫師永久註冊考試;中醫醫療在2011年正式納入南非醫療體系……

  約翰內斯堡大學博士生導師、針灸教師胡紫景到南非已有7個年頭,他一邊經營著自己的診所,為南非僑胞及當地民眾看病提供方便,一邊傳授中醫藥知識,見證著當地民眾對中醫藥和針灸的信賴感在逐漸加深。

  胡紫景出生於福建中醫世家,從小耳濡目染讓他對中醫藥產生濃厚興趣。“早年間,祖輩曾去到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地會診,醫術和經驗靠著口傳心授、耳提面命,代代相傳,傳到我這兒已經是第五代了。”從福建中醫藥大學研究生畢業之後的2015年,他決定遠赴南非。

  傳授“針”功夫

  “人體經絡就像高速公路,穴位是縱橫交錯的交匯點,行駛的汽車則代表氣血。如果發生擁堵,等待的車輛停滯不前,就會造成交通運行不暢,人體也是如此。”在課堂上,約翰內斯堡大學博士生導師、針灸教師胡紫景正借助當地的城市地圖,向學生們講清經絡診察的奧秘。

  為講懂這門中國傳統醫學的知識體系,胡紫景經常用身邊通俗易懂的事例開展教學。“中醫常說不同體質的人需要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我會把‘體質’類比為‘植物種類’,因為不同植物適應不同的生長環境,這樣不僅讓繁復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有趣,也能加深學生們對中醫藥的理解。”他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