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安倍安保人員被質疑“重大失職”
http://www.CRNTT.com   2022-07-09 16:28:21


  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9日報導,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在奈良街頭演講時遭槍擊,經數小時搶救後不治身亡,終年67歲。一時間,日本網絡上充斥著對安保人員失職的指責。

  報導稱,雖然日本的警察當局沒有詳細公布當時的安保部署,但專家們認為,日本選戰當中的安保難度較大,與其他國家相比對槍支的警備仍有極大改善空間。警察當局也急需完善警備制度。

  據報導,安倍遇刺時站在一個數十厘米高的台子上。當時周圍聚集了超過100名民眾。而警察和選舉工作人員更是多達數十人。按照日本慣例,現任閣僚和前首相都必須有警視廳警備部安排的“安全警察”隨行,提供安全警備服務。日本的“安全警察”制度始於1975年,當時的日本首相三木武夫曾在街頭遭壯漢暴力毆打。此後,日本參照美國總統的特保模式建立了“安全警察”制度。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經營安保公司的前警察告訴記者,“安全警察”按要求應該身著防彈衣並攜帶警棍。常年擔任首相的安倍顯然應該是日本最高級別的安保對象之一。當天,安倍身邊有奈良縣的地方警察和日本警視廳的“安全警察”同時在場,據說也事先確認了現場有無安全隱患。但在演講現場,演講者通常會站在高處宣講,甚至在演講前後與選民握手互動。一位執行過選舉警備任務的警察告訴記者,這就導致日本選舉宣傳的警備難度更高。

  國際保安協會亞洲區負責人小山內秀友說,日本要人的警備更側重刀具和鈍器的防備訓練,而歐美側更重於槍擊。歐美國家不但會提前確認現場安全,也會更注意周圍人的手部動作,甚至還會部署狙擊手。在槍支管控非常嚴格的日本,不得不說警察當局對槍擊的警備存在漏洞,安保水平與美國等國有質的差距。

  另外,日本前警視總監米村敏朗8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稱,這次刺殺事件當中,警備人員很可能沒有事先確認警備死角,“作為警察來說,存在重大失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