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激發製造業的穩就業促就業潛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7-13 06:50:14


  中評社北京7月13日電/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在中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背景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中國製造業規模龐大,在疫情中發揮了重要的促消費、穩就業作用。因此,在就業優先戰略導向下,要充分認識製造業的就業特點,積極應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實施有針對性的改革措施,更好地發揮製造業在拓寬就業渠道、提升就業質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進就業擴容提質。

  中國製造業的就業特點

  工人日報發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蘇麗鋒文章表示,製造業是吸納就業的重要載體,隨著產品結構優化和質量提高,中國製造業發揮出較強的穩就業作用。

  中國製造業體量較大,在疫情中復甦快,表現出很強的韌性和穩就業能力。2021年,中國製造業總量達31.4萬億元,連續12年居世界首位。從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中的從業人員指數來看,近年來,中國製造業就業吸納力仍然較強。雖然疫情波動加大了製造業下行壓力,但由於產品關係國計民生,所以疫情緩和後復甦較快,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就業狀況良好。近10年來,中國製造業企業年平均帶動就業人數達到4500餘萬人,對於穩定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製造業對勞動力需求旺盛。自2019年人社部發布“最缺工”100個職業排行以來,製造業類職業占比一直居高不下。2022年第一季度排行顯示,100個“最缺工”職業中,36個屬於製造業。近兩年來,製造業的快速復甦帶動勞動力需求逐漸增加。2020年2月到4月,製造業單周招聘需求環比增長58%,到2021年底,“技工和操作工”就業景氣指數在所有職業中排名最高,普工及包裝工處於需求大於供給的狀態,製造業求職活躍時間比住宿、批發和零售業等服務業明顯更長。

  目前製造業用工中存在的問題

  文章分析,隨著全球價值鏈向縱深發展和技術革新,中國製造業也加快了轉型升級步伐,在企業用工方式和勞動者就業選擇等方面面臨更多新的問題。

  其一,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對傳統製造業就業造成了一定影響。數字生態、數字孿生技術驅動傳統行業融合創新,改變了傳統的商業邏輯,正在快速推動傳統製造業向現代製造業轉型。這一方面創造了新型數字化就業崗位,另一方面,使傳統製造業就業崗位不斷減少,尤其是數字工具使眾多工作轉變為智能化勞動,降低了傳統崗位的就業吸納力。這種就業創造和就業破壞效應共同推動低端技能勞動力向中高端轉變,從受影響的群體來看,主要是對低技能勞動力形成了就業擠出效應,而對具有較高職業技能的勞動力需求則會增加。在此過程中,製造業勞動力市場加速淘汰落後產能和低生產率就業崗位的轉移再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表現為不同規模製造業企業就業景氣程度均有所降低。

  其二,青年群體擇業觀念轉變,對製造業就業的偏好趨弱。當前,青年人對職業發展和工作時間靈活性要求更高,對於就業時間更加靈活的平台就業選擇明顯增多。但由於製造業生產過程更多為流水線模式,通過線上崗位吸納就業的機會較少。製造業崗位特徵與青年求職者就業偏好之間的矛盾使近年來製造業招工難問題更加突出。

  其三,製造業就業質量提高緩慢。中國歷來非常重視製造業發展,近年來,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就業質量穩步提升。但比較而言,製造業的平均收入仍然較低,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8115元,而製造業中的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8024元。就業質量的另一個重要維度是工作穩定性和職業發展,傳統製造業往往有較高的工作穩定性,但工作任務重時間長,且比較枯燥,職業發展機會少,就業質量受到一定影響。

  進一步提高製造業穩就業能力的建議

  文章指出,中國製造業體系完整,在全球產業鏈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持續發揮製造業的穩就業作用,需要從國際、國內、行業內部以及人才培養等角度加大改革力度。

  第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製造業發展要立足長遠,更多彌補供應鏈中的“斷點”。在受諸多國際因素影響而供應鏈不暢的背景下,製造業發展要緊緊抓住產品需求導向,加快改革和發展步伐,努力在暢通國際循環方面有更大作為。由於部分供應鏈出現“斷點”,產品循環受阻,為國內製造業帶來了更多的“補點”機會。要充分認識中國製造業體量大、就業需求強的優勢,進一步做好企業幫扶工作,穩住既有就業基本盤,拓展更多新崗位。

  第二,在國內市場中,製造業要抓住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契機,推動傳統製造業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促進就業擴容提質。國內大循環新格局將加速製造業融合,因此,要挖掘內銷潛力,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創造更多技能型崗位。目前,中國製造業轉型發展態勢良好,預計三四季度企業招聘需求將有所增長,就業吸納能力會進一步提升,因此,要加快完善新崗位的社會保障制度,規範工作管理,提高新崗位就業質量。

  第三,做好製造業穩就業工作,要避免行業內部就業極化,減小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就業波動。近年來,中國製造業就業群體的平均年齡、技能水平呈現出新特點,傳統製造業求職者年齡較大,高中及以下學歷人員占比明顯更高,現代製造業求職者中25~34歲人群占比最高,技能水平也相對較高,年齡和技能極化趨勢明顯。未來,既要關注傳統製造業中年齡較大技能較低勞動者的就業質量問題,也要關注數字轉型過程中勞動者的技能培訓訴求,避免低質量就業與數字轉型雙重衝擊叠加帶來的就業波動。

  第四,製造業就業的擴容提質,還需要通過教育與培訓來提高勞動者技能。要加快構建復合型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的作用,培養具備高技能、多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更好適應技能密集型企業需求。《“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將開展7500萬人次的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其中農民工不少於3000萬人次。在落實好上述政策所覆蓋的製造業人才培訓工作的同時,還要根據國家最新職業種類,加快新職業人才培養。從企業內部來講,要做好員工技能轉型和提升工作,讓在崗人員技能儲備跟上數字化轉型步伐,更多地通過以工代訓的模式來實現企業員工技能升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