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歐盟決定向美國額外購買15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以減少進口俄羅斯天然氣,並表示希望通過各種來源的液化天然氣替代1/3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此後幾個月,歐盟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量一直處於創紀錄水平。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美國把俄烏衝突視為重新拉攏歐盟以及鞏固其與北約盟國關係的重要機會。在能源問題上,擁有頁岩氣開採技術的美國希望成為全球能源市場上的新玩家。為此,美國一直希望在歐俄之間插一杠子。隨著歐俄的態度均日趨強硬,美國成功擴大自身對歐盟的液化天然氣出口。”
“俄烏衝突持續發酵,加上美國積極推動,歐盟內部在擺脫對俄羅斯能源依賴問題上逐漸形成較為一致的意見,並設定了具體時間點。當前,歐盟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超過從俄羅斯進口的管道天然氣,這是在歐盟計劃之內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張騰軍說。
存在多重隱患
對歐盟而言,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化解其面臨的“氣荒”困境?
3月,美國與歐盟簽訂液化天然氣出口協議時,曾有美媒發長文“潑冷水”,指出這份協議很大程度上只具有“象徵意義”,因為美國在短期內根本沒有能力出口更多天然氣。
英國廣播公司算了一筆賬,更加直接地呈現出美國天然氣“喂不飽”歐洲的尷尬現實:俄烏衝突爆發之前,俄羅斯供應了歐盟國家大約40%的天然氣需求。以2020年數據為參照,歐盟當年的天然氣總消耗量為5410億立方米,俄羅斯供應量約為2160億立方米。而美國2021年對歐盟的天然氣出口量僅約220億立方米。
“按照美歐達成的協議,今年內美國將為歐洲追加供應150億立方米天然氣,並保證到2030年前歐洲每年可以得到50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但這對歐洲的天然氣需求來說,只能算‘杯水車薪’,歐洲還要為此承受更高價格。”曲兵說。
半島電視台指出,美國天然氣對歐供應存在先天劣勢。由於地理接近和基礎設施的存在,俄羅斯天然氣可以通過管道送往客戶,享有價格優勢,而美國天然氣需要在液化後以極高的成本穿越海洋完成運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