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財政收入回升說明穩經濟顯效
http://www.CRNTT.com   2022-07-19 08:30:03


  中評社北京7月19日電/上半年國民經濟“成績單”發布,財政收入是一項頗受關注的指標。統計顯示,6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由負轉正,上半年累計實現增長。財政收入企穩回升,反映出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經濟加快恢復發展。

  經濟決定財政,財政收入狀況則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今年特別是二季度以來,受疫情多發散發等超預期因素不利影響,經濟運行面臨較大困難。叠加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因素,財政收入形勢十分嚴峻,一些地方甚至一度出現“斷崖式”下降,財政收入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從經濟運行數據看,在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果斷的施策應對下,國民經濟逐步企穩回升。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深度下跌,5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收窄,6月份經濟企穩回升,二季度、上半年經濟實現正增長。與此相對應,6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增長5.3%,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也累計增長3.3%。財政收入增幅由正轉負、逐步改善,主要源自經濟大盤持續恢復提供的“活水”。

  這一點,從作為財政收入主體的稅收看更加明顯。比如,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產指數等相關經濟指標逐步改善,助力增值稅降幅明顯收窄;煤炭、原油等行業利潤增長,帶動相關企業所得稅較快增長;一般貿易進口增長等因素,則帶動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較大幅度增長。

  同時,財政反作用於經濟。財政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國務院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中,相當一部分直接涉及財政,涵蓋稅收、專項債券、政府採購、支出政策等。從實施情況看,留抵退稅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已退稅企業銷售收入增長明顯;新增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比往年大大提前,有力拉動投資,助力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從金融數據也可以看出財政政策的力度,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21萬億元,其中政府債券占比22.2%,同比高8.4個百分點。財政政策在穩增長、穩投資中的作用可見一斑。

  通過上半年經濟運行和財政數據可以看出,二者實現良性互動,也就是經濟持續恢復為財政收入企穩回升提供了堅實基礎,積極的財政政策則有效助力經濟頂住壓力、實現正增長。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進一步發揮紅利,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持續顯現,下半年經濟有望持續回升向好,同時留抵退稅集中退還基本完成,這些都是推動財政收入增長的有利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發展環境中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市場主體生產經營還比較困難,經濟持續恢復基礎不穩固。反映到財政上,收入形勢依然比較嚴峻,收支緊平衡局面仍將持續。在推動經濟恢復中,需要繼續保持財政政策力度,特別是做好專項債券發行收尾工作,推動專項債券資金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做好大規模留抵退稅和其他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工作,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此外,還有必要籌劃新的財政增量工具,應對經濟發展面臨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

  源廣則流長。眼下正是經濟恢復關鍵期,通過財政、貨幣、投資等一系列宏觀政策協同發力,經濟穩定恢復的基礎將不斷鞏固。穩住了經濟大盤,市場主體煥發生機,財政收入則有了更多的源頭活水。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曾金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