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首都高校百支團隊奔赴119個鄉村
http://www.CRNTT.com   2022-07-19 11:03:05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7月19日電/據北京日報報導,近日,經高校選拔推薦、專家集中評審,來自北京高校的100支實踐團隊入選首都高校師生服務“鄉村振興”行動計劃。實踐團隊將利用暑期時間,奔赴全國22個省份的119個鄉村開展實踐,以文化興農、科技支農、衛生惠農、智慧助農等,助力鄉村發展。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6月啟動首都高校師生服務“鄉村振興”行動計劃,這是2022年北京教育系統“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主題教育活動之一,旨在發揮高校人才優勢,深入鄉村一線、助力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48所高校的187支團隊參加市級評選,實踐內容涵蓋文化鄉村行動、科技鄉村行動、衛生鄉村行動、法治鄉村行動、美麗鄉村行動等方面。最終,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的100支團隊脫穎而出。

  昨天,北京農學院舉行2022年暑期社會實踐暨師生服務“鄉村振興”行動出征儀式。該校2100餘名師生將前往鄉村振興一線,開展社會實踐和服務。“深入鄉村,要與農民交朋友,用腳步丈量大地,用創意點亮鄉村。”該校黨委書記趙鋒為師生帶來了出征前的“思政課”。趙鋒說,北京農學院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和學生特長,發揮科技小院、教授工作站、博士農場、京郊人才行等平台優勢,形成了系列可推廣、可復制的鄉村振興經典案例。

  實踐團隊師生也都制定了豐富的實踐計劃。“我希望和團隊一同為平穀區大華山鎮蘇子峪村建立果品銷售平台,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和農村經濟發展。”植物科學技術學院研究生李金羽說。經濟管理學院教師江晶表示,將把課堂帶到鄉村的田間地頭,為學生解讀好農業的多種功能和鄉村的多元價值,培養“三農”情懷。

  本次出征的100支實踐團隊中,有的用生物炭緩釋肥助力生態農村建設;有的用垂直植物速生技術賦能現代農業;有的用數字創意推動鄉村文化傳播;有的用專業知識建設法治示範鄉村;有的把首都三甲中醫院“搬到”農民家門口……各高校圍繞服務國家和首都發展戰略,發揮高校專業優勢,組織師生上好這堂“行走的大思政課”,通過開展宣傳展示、總結評選和成果轉化等,切實保證工作效果,進一步激發師生投身鄉村振興的熱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