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近兩千萬元引進菲律賓博士,是個案嗎
http://www.CRNTT.com   2022-07-20 13:44:19


 
  事實上,邵陽學院多名二級學院院長就坦言,由於難以引進國內的博士人才,學校不得不採取“權宜之計”,內部選拔一批擁有碩士學歷的教師前往國外讀取博士,“提高教師隊伍中博士學歷的比例,對以後升級為大學、申請碩士點都有幫助。”也就是說,學校之所以這麼做,應該主要是為日後升級為大學,或是申請碩士點鋪路。而選擇海外高校培養博士,則又多了一層“國際化”色彩。顯然,這背後的動機,恐怕不祗有邵陽學院有。

  不管是升級為大學,還是申報碩士、博士點,教育部門對高校教師博士比例有要求,這本來是正常的考核,但像邵陽學院這樣的操作,卻提醒社會應該看到這套考核要求可能帶來的異化。要知道,這種有“速成博士”之嫌的博士引進計劃,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真正提升一個學校的學科基礎和教師素養,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通過這種方式就能輕鬆實現大學的“升級”,未免與考核初衷相違背。

  因此,相比關注一所高校在引進博士上的奇葩操作,此事背後一個更值得探討的問題或是,像邵陽學院這種缺乏足夠優勢的地方大學,本身面臨著人才引進難的問題。對這類學校的考核評估,是否應該有不同的標準?如果也是一味追求博士比例,最終很可能讓一些高校“不擇手段”來完成指標。這不僅是“鑽空子”,也是一種“弄虛作假”。如果相關制度不予以優化,類似的“鑽空子”“走捷徑”的現象,或很難從根本上被終結。

  所以,借此機會,教育部門和各高校不妨排查一下,像邵陽學院這樣“花近2000萬元引進23名菲律賓博士”的做法是否僅僅只是個案?又拿什麼來避免這種情況?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