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貨幣政策相機抉擇和精細化特征凸顯
http://www.CRNTT.com   2022-07-26 10:23:07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在連續3天實施3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後,7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小幅加量開展了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維持2.1%不變。鑒於當日有12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公開市場實現淨回籠70億元。

  對此,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臨近月末,財政收支、銀行考核等因素對市場流動性的擾動會有所加大。在這一時段,央行大多會加大逆回購操作量來削峰填穀。考慮到當前市場流動性處於較為充裕水平,以上因素影響或將較為有限,後期逆回購操作規模顯著加大的可能性較小。

  7月份以來,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始終維持寬鬆態勢,DR007(銀行間存款類金融機構7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一直處於7天期逆回購利率之下運行。據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16時,DR007報1.5199%。

  值得關注的是,央行在7月份打破了去年以來非季末、月末等特殊時點常規開展100億元逆回購的“慣性”。除了在7月1日開展100億元、7月25日開展50億元逆回購外,央行在7月18日及7月19日分別開展了120億元、70億元逆回購操作,月內其他時間均開展30億元逆回購。從操作時點及操作量來看,央行本月“花式”開展逆回購并無明顯規律可循。

  對此,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說明當前貨幣政策操作更加靈活精准,具有相機抉擇和精細化特征。在經濟基本面和流動性環境沒有明顯變化的背景下,近期逆回購操作規模變動頻率增加,改變了前期常規開展100億元逆回購的模式,主要目的是實現短期流動性均衡,視市場運行情況和利率變化進行靈活調整、削峰填穀,流動性調節方式更加精准。而且隨著操作規模的頻繁變動,其對貨幣政策走勢的前瞻意義減弱,符合央行近來一直強調的“重價不重量”的政策方向,逆回購、MLF(中期借貸便利)等利率變化更能反映貨幣政策走向。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