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金融服務小微提質增效 
http://www.CRNTT.com   2022-07-26 10:18:18


 

  隨著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普惠金融服務的便利性明顯提升,金融服務成本和服務效率更加優化。推進金融科技與數字普惠金融結合,用戶不僅能自助操作、自主選擇甚至能參與金融產品的更新定制,還能簡化金融服務流程,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更好發揮長尾效應。業內人士表示,通過整合金融機構產品流、資金流、信息流,向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貸款既直接服務於實體經濟企業,又進一步促進了普惠金融發展。

  目前,數字普惠金融已經成為當前普惠金融發展的主流,更多的小微企業可以以可負擔的成本獲得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建設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劉英華表示,圍繞“數字、平台、生態、賦能”發展理念,建設銀行主動變革服務模式,以“金融+科技”謀篇布局,創新數字普惠新模式,打造普惠金融新生態,扎實推進普惠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

  作為普惠金融的提供者,銀行機構應積極創新服務,提升服務小微企業和個體商戶的質效。原曉惠建議,銀行應注重加強信貸風險防控,持續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利用好金融科技手段,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增強對貸款風險的識別和管理。此外,銀行也要關注小微企業成長中的金融需求變化,探索對優質成長型小微企業提供差異化、定制化的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助力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并與客戶一起成長,從而夯實客戶基礎。

  健全長效機制

  小微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其症結在於缺信息、缺信用、缺抵押,致使傳統金融模式無法為小微企業提供充足的金融供給。專家表示,小微企業難以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得信貸支持,不得不利用民間借貸等高利率、高風險的融資渠道來獲得資金支持,對企業長期穩健發展、社會金融穩定都帶來了一定的隱患。

  從實踐看,金融機構幫扶小微企業既存在內生動力不充足的問題,也存在外部激勵約束作用發揮不充分的問題。“因此,建立小微金融長效機制,應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從體制機制、基礎設施、考核激勵等方面采取針對性措施。”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首先,要改進小微金融服務考核,放寬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和利率等約束,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先破解“融資難”再破解“融資貴”。其次,拓寬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渠道,豐富處置方式和手段,加快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核銷,減輕中小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歷史包袱。最後,加大對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的正向激勵,通過定向降准及再貸款、再貼現等優先支持,提升小微金融供給水平,同時防範信貸供給過度和資金被挪用等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