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7日電/據中國日報網報道,美國智庫印中美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丹·斯泰恩博克7月25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過去10年,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其全球增長引擎地位也隨之鞏固。
中國經濟潛力巨大
文章指出,2007年,即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一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布中國、印度及其他幾個大型新興經濟體將成為新的全球增長引擎。
評估某個經濟體的全球增長引擎地位,有兩個基本的衡量尺度,分別是市場匯率和購買力平價。若通過市場匯率來比較,中國的全球增長引擎地位在2010年左右超過日本,在21世紀10年代中期超過歐洲四大經濟體,并有望在20年代末超過美國。若通過購買力平價來衡量,發展中國家的權重要高得多。隨著美國、歐洲四大經濟體以及日本在世界經濟中的相對份額持續下降,中國將繼續上升。
從2000年到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加速,人均收入幾乎翻了一番。從2010年到2020年,中國人均收入再次翻倍。若進展順利,在20年代的前半段,這一數據可能會上升約1/3。
10年代的快速發展以及2020年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為中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奠定了基礎。中國還致力於實現共同富裕,這無疑將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總體看來,中國發展潛力巨大。“十四五”規劃標志著中國經濟增長由量向質轉變。2035年遠景目標不僅致力於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還將為實現2050年目標提供重要支撑。
中國為全球發展注入能量
文章分析稱,當前,國際社會面臨著二戰結束以來最大的風險。這些風險因素包括全球複蘇未能實現,美國挑起貿易戰甚至妄圖對中國發起“新冷戰”,新冠疫情引發經濟衰退,美歐針對俄羅斯挑起的“代理人戰爭”引發烏克蘭危機,美歐不明智的經濟制裁導致全球能源和食品價格飈升。
盡管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大幅加息,仍然未能阻止通脹率超過9%,這勢必進一步降低民衆生活水平。在可預見的將來,滯脹將重創西方。
盡管面臨重重挑戰,中國仍然致力於推動經濟發展以及世界和平,堪稱全球希望之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帶一路”倡議可以推進一些大型發展中經濟體的工業化。西方在剝削完發展中經濟體後又棄之不顧,隨著中國崛起,這些經濟體的狀況才有所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