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打造減量發展的樣板
http://www.CRNTT.com   2022-07-28 10:44:57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從單一城市發展轉向京津冀協同發展,從聚集資源求增長轉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謀發展,近年來,北京在城市功能的“量”上做減法,謀求發展勢能“質”的提升,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減量發展的特大型城市。這條“減”出來的道路,正引領首都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經濟日報發表韓秉志的文章表示,疏解整治促提升、背街小巷治理、違法建設治理等工作是首都城市發展的重點。對於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做“減法”是發展的必然。不過,“減法”也意味著捨棄。像北京這樣本身就具有強大吸納能力的特大型城市,斷然捨棄多年業已形成規模的相關產業,必然經歷“陣痛”。面對這種選擇之痛,唯有“壯士斷腕”,方可“瘦身強體”。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累計退出一般製造和污染企業近3000家,疏解提升區域性專業市場和物流中心近1000個,拆除違法建設超3億平方米。減量發展成為首都高質量發展的一大鮮明特徵。

  通過減量手段,北京城市內部功能、人口、產業等在空間上完成優化調整,尤其是綠色發展、創新發展成效日益顯現。近日發布的《北京高質量發展藍皮書:北京高質量發展報告(2022)》顯示,北京高質量發展指數在全國持續領先。其中,經濟、環境高質量發展對總指數增長的貢獻率均超過40%;2021年創新驅動對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數提升的貢獻率占比近半。北京在城市規劃中,始終注意處理好“都”與“城”、“舍”與“得”、疏解與提升的關係。

  減量發展並非停止發展,而是要高質量發展。這不僅是北京單座城市的發展策略,也是我國特大型城市發展的共同方向。如今,減量發展理念為許多城市用地功能調整、產業創新發展等提供新思路與新方向。這也傳遞了特大型城市發展的一個信號,那就是要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讓人們生活更美好。

  減量發展是系統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戰略工程,也是未雨綢繆破解“大城市病”的關鍵舉措。從城市群的視角看,大城市的減量發展,已不再是單一城市的轉型發展、減量發展,而是基於要素流動進而帶動城市群不同等級城市,形成有增有減、優勢互補的共贏發展、融合發展。當然,城市群不可能在短短幾年、十幾年內建設起來。為此,要充分發揮規劃的前瞻優勢,把謀事和謀勢、謀當下和謀未來統一起來,既要統籌好中心城市瘦身強體和新生城市的業態培育,又要避免城市群之間在分配疏解資源中出現惡性競爭,進而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