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江蘇南京:​文化場館暑期 活動多姿多彩
http://www.CRNTT.com   2022-07-29 09:46:58


  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據中國文化報報道,今年夏天,江蘇省南京市又遇“加長版”高溫天氣,再次顯示了“火爐”的威力。江蘇省級主要公共文化場館以清涼怡人的環境氛圍、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廣大市民、游客營造閱讀休閑、藝術欣賞、參觀游覽的好去處。

  7月以來,南京圖書館迎來了人流量高峰,放假的孩子、退休的老人等紛紛來館尋一處清涼的閱讀環境。南京圖書館在暑期策劃開展“2022七彩夏日”系列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既包括英文繪本分享、閱讀音樂會、文明小義工等少年兒童系列活動,也包括傳統文化推介、公益講座、創意主題展覽等活動。

  這些活動有的能帶領孩子領略中國古詩中的豐富世界,有的可讓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奧妙與神奇,有的能讓孩子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培養好習慣,有的則有利於孩子了解漢字、中國畫的魅力與內涵,還有的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向廣大讀者傳播古籍知識……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及、傳承、推廣的重要基地,南京圖書館“書海識·遺”項目組在暑假期間原創定制“繽紛夏日 樂享非遺——‘書海識·遺’暑期夏令營”活動,為期兩個月,旨在帶領孩子們感受非遺魅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此外,南京圖書館還十分注重圖書館服務的數字化,策劃開展的數字資源體驗系列活動邀請了專業人員對兒童電影進行深度解讀,同時開展綫上有獎競猜、官方贈書活動,以期通過這些活動增進群衆對圖書館的了解,讓他們走進圖書館、用好圖書館。

  面對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文旅需求的新變化,今年南京博物院策劃實施了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暑期教育活動,可謂寓教於游。例如,該館深入挖掘文化遺產的人文內涵,設計了不同主題的研學路綫,包括人文歷史、天文科技、幼小銜接、考古啓蒙等七大系列夏令營課程;開設針對不同年齡段觀衆及不同群體的夏令營,今年暑期首次推出了面向特殊學校學生的夏令營,這是為南京市聾人學校的學生專門定制的,通過豐富多彩的課程和互動活動,讓特殊群體也能加入到“博物知旅達人”的隊伍。

  不僅如此,7月初,由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物局主辦的“博物知旅達人”招募評選及推廣活動啓動。南京博物院結合“博物知旅”主題,在這個暑期,不僅推出多個主題特展,還舉辦形式多樣的公衆活動。例如,“晉國展”甄選231件(套)來自山西的精美文物,為大家再現晉國的恢弘歷史;“浮生半日閑——乾隆的生活雅趣”“回眸——南京博物院藏近現代書法特展”“複蘇——陳之佛與近現代江蘇工筆花鳥畫”等展覽也兼具知識性、趣味性和觀賞性。

  值得關注的是,許多教師、資深志願者都加入到南京博物院的暑期活動策劃實施團隊。“國際博物館課程”帶領學生通過知識學習和趣味活動體驗,探索世界各大博物館館藏珍品和文物背後的故事。“‘博物·能力’入學總動員”系列課程立足南博館藏文物,著眼江蘇地域文化,聯合小學教育優質師資力量,提升兒童進入小學所需的關鍵素質。“大國工匠”主題系列課程以館藏文物背後所承載的“工匠精神”為切入點,聚焦各年齡層、不同群體的美育提升。

  江蘇省美術館作為重要的公共文化機構,也積極策劃,展現經典,與美相約。7月9日起,“物之序——江蘇工筆畫六百年”展亮相江蘇省美術館新館,200幅細膩優美的江蘇經典工筆畫,蔚為大觀、引人入勝,反映了從傳統到當代、從形式到觀念的代際傳承與創新詮釋,突出呈現在新的歷史階段不斷深化涵養的工筆精神。同時,也將工筆畫進一步導入公衆的審美視野和認識範疇,讓廣大觀衆見證江蘇工筆傳統的悠久歷史。

  在展覽舉辦的同時,江蘇省美術館還策劃推出了“與美相約——青少年審美感知體驗課”活動,面向中小學生,精選展覽中的工筆畫作品進行綫下講解、導賞。邀請專業老師為參與活動的學生講解中國畫所用的毛筆、顔料的制作過程,示範工筆畫的勾綫與渲染方法,并帶領學生完成了一把把構圖各異、色彩絢爛、充滿童趣的工筆荷花、水果系列團扇,讓學生在領略傳統繪畫風采的同時,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認同感與自信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