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織牢商業健康險安全網
http://www.CRNTT.com   2022-08-03 08:50:51


  中評社北京8月3日電/中國銀保監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健康保險保費收入8803.6億元,同比增長7.7%,賠付支出同比增長39.9%,並為參保人積累了1.3萬億元的長期健康險風險準備金。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商業健康保險不斷取得發展,產品種類日漸豐富,服務範圍不斷拓展。如何繼續推動商業健康保險持續穩定發展,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

  經濟日報發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李長安文章稱,按照原保監會2006年發布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商業健康保險是指保險公司通過疾病保險、醫療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和護理保險等方式,對因健康原因導致的損失給付保險金的保險;2014年10月份,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若干意見》,將大病保險、醫療責任保險、醫療意外與收入損失等保險也納入商業健康保險範疇。隨著各項扶持政策的出台,中國的商業健康保險迎來了難得的政策機遇與市場空間,在鞏固和完善醫療保險體系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保險產品逐漸豐富,覆蓋人群持續增加。特別是在商業健康保險險種創新開發方面,取得了積極的進展。以“惠民保”為例,截至2021年底,已有27個省份推出了200餘款相關產品,參保總人次達1.4億,保費總收入已突破140億元。

  文章指出,當前的商業健康保險依然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覆蓋範圍仍有待提高。目前,中國擁有商業醫療保險的人群占比僅為13%,遠低於基本醫療保險95%以上的覆蓋率。不少人群依然未能納入其中,特別是2億左右的靈活就業從業人員,參保比例偏低。二是保障水平有限。數據統計,2020年,中國重特大疾病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總保障程度為68.06%,其中基本醫保的保障程度為57.39%,而商業健康保險的保障程度僅為8.18%。三是內部發展不平衡。目前,商業健康保險市場中疾病險(85%以上為重疾險)、醫療險分別占健康險總保費的64%和35%,相比之下,舒適性醫療保障、健康預防、長期護理、康復保障等產品明顯不足。

  文章認為,確保商業健康保險發展行穩致遠,需從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一方面,要採取多種激勵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降低產品風險,以鼓勵更多險企加入到創新和開發商業健康保險產品中來。特別是對於大保險公司來說,可嘗試集團化經營的“大健康”戰略,將健康保險業務定位於社會責任與商業價值的共同塑造,兼顧規模與效益發展;另一方面,進一步提高個人購買商業健康保險產品支出抵扣個稅限額,鼓勵更多民眾參與。應加強產品的售後服務,增強消費者的產品體驗。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民眾參與的意識,從而通過多方努力,織牢這張惠及更多民眾健康的安全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