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作協啟動兩大文學計劃側記
http://www.CRNTT.com   2022-08-03 09:04:30


 
  小小的清溪村,近七十年前是現代作家周立波考察生活、寫作《山鄉巨變》的靈感來源地,而今天,則成為“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和“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的發起地。

  走進周立波的故鄉清溪村,你會被山鄉的巨變所震撼,為熱烈的氛圍所感染。驕陽似火,而山鄉老百姓的熱情更“火”。這種熱情,是對作家和作品的認可,更是對文學精神力量的認同。

  據村民介紹,清溪村過去小溪並不“清”。而今,清澈的溪流蜿蜒全村,草木掩映著灰瓦竹墻,碧樹荷塘點綴其間,在山坳中除了農田和房舍外,坐落著十餘家書屋,成了這個村子的最大特色。如立波書屋、王蒙書屋、艾青書屋、遲子建書屋、張煒書屋、阿來書屋、梁曉聲書屋、賈平凹書屋等,讓整個山村充滿文學氣息。這些書屋是在中國作家協會指導下,由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捐建的。

  貴州省作家協會主席歐陽黔森說,自己親眼見證了脫貧攻堅的成果,廣大農村已從“我要脫貧”轉變到“我要有文化”,文學藝術可謂正逢其時。

  小小的村莊,建起了清溪劇院、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極大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讓文學藝術的魅力春風化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表示,好的文學能提升人精神的高度,一定能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這裡,文學與鄉村水乳交融。很多游人是作家作品的讀者,而很多村民也是經營書屋的“文化人”。

  清溪村村民蔔雪斌土生土長於斯,早年間,曾在外省打工。2020年回到村裡,今年,他又申請並成為立波書屋的經營者。作為周立波先生的“老鄰居”,他還在“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的啟動儀式上,代表家鄉人為周立波先生之子、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周小儀贈送當地傳統手工藝紀念品。他說:“周立波先生書裡寫道,我要親手把清溪鄉打扮成一座美麗的花園……現在我們都全部實現了!”

  此次重回故鄉,周小儀說:“清溪村就是中國農村巨變的縮影。我們身臨其境,看到茅屋已變成青磚瓦房,泥坑已是池塘中荷花一片。”這種實地變遷的衝擊,讓人不由心生感慨。

  記者發現,當地很多學生、文學愛好者、村民都會手捧作家的代表作,跟作家們說起自己是從小讀他們作品長大的,並分享交流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