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香港:石硤尾寮屋區大火 促成公共屋邨誕生
http://www.CRNTT.com   2022-08-09 10:41:09


  中評社香港8月9日電/據大公報報道,根據政府資料顯示,全港“已登記住用寮屋”及“已登記非住用寮屋”數目合共有近38萬間,本港寮屋區除茶果嶺、黃大仙、鯉魚門、薄扶林村外,新界多處地方都有寮屋村。

  逾五萬人無家可歸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的人口隨著大量內地移民湧入及出生率上升而急劇增長,因當時房屋供應未能應付突如其來的人口,數以十萬計的市民在未批租的私人農地上搭建寮屋,作為臨時房屋,而七十年代末期的非法入境高峰再次擴大寮屋的數目。在實施一連串的入境管制措施後,本港寮屋人口自八十年代初稍為穩定。然而,寮屋區環境一般較為擠迫,衛生較差,過往亦發生過多次火災。

  1953年聖誕節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嚴重火災,不少寮屋被嚴重燒毀,逾五萬人一夜之間無家可歸,當時的港英政府便把部分災場夷平,興建兩層高的平房以臨時安置災民,及後利用鋼筋混凝土建造更牢固的房屋。1954年底建成首批共八幢六層高的徙置大廈,便是首個政府興建的公共屋邨,名為石硤尾邨,并且改變房屋政策,興建公共房屋安置居民,寮屋在本港的數量才受到控制。

  1982年港英政府做了全港寮屋管制最後一次登記,并編制紅色的寮屋編號(因此寮屋又名紅字屋),記錄各寮屋構築物的位置、尺寸(即長度、闊度和高度)、建築物料及其用途(居住或非居住用途,如厨房、貨倉等),已登記寮屋不得擴建或改用與寮屋管制登記記錄不符的物料,如違反相關規定,已登記寮屋會喪失登記資格,而政府容許已登記寮屋直至政府進行清拆。而寮屋上會寫上代號,如SHOP(商店)、DP/DOM./D.H(住宅)、KIT(厨房)、STORAGE(士多房)、W.S.(工場或貨倉)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