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據證券時報報道,8月8日是我國第14個“全民健身日”。來自國家體育總局的數據顯示,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現已達到37.2%,比2014年提高了3.3個百分點;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准》合格等級以上人數比例為90.4%,總體合格率較2014年提升0.8個百分點。
作為我國體育產業的中流砥柱,截至2021年底,我國與體育產業相關的上市公司數量已達到42家,涵蓋了體育器材、體育服裝、賽事運營等各領域。與此同時,目前還有包括Keep、三柏碩、康力源等一批相關企業正在衝刺資本市場。從近些年來的體育上市公司賽道和種類擴充來看,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也正在走向專業化、多元化、細分化,并不斷發展壯大。
向5萬億元目標穩步前進
今年是《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下稱《計劃》)發布後的第二個年頭,我國的體育基礎設施、體育消費水平以及體育產業發展得到了顯著提升。
來自國家體育總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體育場地397.1萬個,體育場地面積34.1億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41平方米,分別較2019年增長12%、16.9%、15.9%。同時,國家體育總局會同財政部每年列支經費9.3億元,補助1000餘個大型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向公衆開放,群衆參與體育鍛煉更加便利。
體育消費方面,去年居民人均體育消費支出增長43.7%,體育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服務型體育消費占比升至46.3%;體育消費格局日趨均衡,城鄉居民體育消費差距進一步縮小;體育消費新業態不斷湧現,催生了“互聯網+體育”“體育+旅游”等業態。
《計劃》提出的目標是,到2025年,各運動項目參與人數持續提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從37.2%提升到38.5%,帶動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萬億元。比起2020年全國體育產業約2.74萬億元的整體規模,具有超70%的增長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