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嵐說,綠普惠雲—碳減排數字賬本,是第三方數字化綠色生活減碳計量的底層平台。平台採用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將分散的消費端行為碳減排量化,通過計算引擎將碳減排標準模型化輸出,打通與公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衣食住用行綠色場景,解決不同企業和平台之間互補兼容、應用場景數據分散的問題。
作為底層平台,通過賦能企業和政府開展碳普惠,綠普惠雲形成了與同業差異化的解決方案。目前,針對政府和企業的多種解決方案已成功落地,實現商業化發展。碳減排場景包括ETC出行、機動車停駛、新能源汽車充電及行駛、舊物回收等,合作夥伴包括廣汽豐田、快電、微眾銀行等眾多企業。
截至2022年7月27日,綠普惠雲已量化並記錄減排人數700餘萬,減排次數1.5億,減排量6萬餘噸。此外,綠普惠雲帶動公眾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對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也有極大推動作用。
“數字平台建設讓碳減排包括積分獎勵等更加精準有效。”杜少中說,碳賬本在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撐的同時,還能影響個人、企業的行為。比如,為了追求更多的碳資產,就要選擇更加綠色低碳的行為。
“北京的碳普惠實踐表明,政府組織、技術賦能、平台承載、用戶響應、市場推動、合作共贏的低碳社會建設模式,可以實現政府、企業、公眾之間的多重互動。”杜少中認為,這是碳普惠發展的新起點。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曹紅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