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持續高通脹讓德國人改變消費習慣
http://www.CRNTT.com   2022-08-20 11:15:11


  中評社北京8月20日電/據新華社報道,“我已經決定不再去精品超市購物了!這物價,我還是老老實實去廉價超市買打折商品吧。”住在德國首都柏林的銷售員漢娜·維貝克女士對記者說。雖然她家經濟條件不錯,但也不得不將改變消費習慣提上日程。

  近期,德國能源和食品價格越漲越高,不少家庭開始砍掉不必要的支出,推遲購買大件商品,或是更多去折扣店購物。數據顯示,面對不斷上漲的物價,44%的德國人表示沒有足够的經濟儲備來維持現有生活水平。

  維貝克說,當前物價普漲,她只能從各方面精打細算。以前經常開車上班,現在油價高、停車貴,加油的成本已比以往高出一倍,所以經常坐公交車或者騎自行車上下班。

  “我們之前都是從超市購買面包和酸奶,但物價漲得太快,現在只好自己在家烘焙制作,這樣可以稍微節約一點。”31歲的家庭主婦塔尼婭·塞德爾說。

  盡管塞德爾的丈夫在一家中型企業擔任部門主管,收入還不錯,但她也決定再次出門工作,因為感覺到錢越來越不耐花。

  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5月德國通脹率一度飈升至7.9%,連續第三個月創下1990年以來新高;6月通脹率微降至7.6%,7月進一步降至7.5%,但仍處於較高水平。這三個月,能源價格同比漲幅均超過30%。

  聯邦統計局認為,能源價格上漲是高通脹主因,供應瓶頸和新冠疫情同樣推高了通脹水平。

  高通脹正不斷打擊德國民衆的消費情緒。市場研究機構捷孚凱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7月和8月德國消費者信心先行指數連續兩個月創歷史新低。<nextpage>

  捷孚凱專家羅爾夫·比爾克勒指出,除供應鏈中斷、烏克蘭危機及能源和食品價格飈升外,人們還擔心冬季天然氣供應是否充足,這一擔憂導致消費者情緒跌入穀底。

  為了減輕高通脹對民衆生活的影響,德國政府推出公交月票等短期補貼措施。但這些措施抑制通脹的效果有限,隨著天然氣附加稅開征,德國通脹率或再次飈升。

  本月初,德國政府同意從10月起對天然氣消費者征收一項附加稅,以幫助天然氣供應商應對天然氣價格上漲。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表示,征稅是一個艱難決定,但對於確保能源供應是必要的。

  德國政府官員此前在多個場合呼籲民衆節約使用天然氣,比如縮短洗澡時間、降低游泳池溫度等。哈貝克甚至表示,為了節約能源,他把自己的衝澡時間由不超過5分鐘減少至一兩分鐘。

  德國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約爾格·克雷默說,征收天然氣附加稅意味著民衆生活成本大幅提升。在極端情況下,天然氣附加稅等因素可能將德國通脹率推高約3個百分點。換言之,第四季度德國通脹率可能達到兩位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