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應對猴痘疫情重蹈覆轍,美國缺的不只是疫苗
http://www.CRNTT.com   2022-08-20 11:14:51


  中評社北京8月20日電/據海外網報道,就在美國猴痘疫情快速發展之際,美媒披露了一則令人大跌眼鏡的消息。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8月18日報道,美國高級衛生官員一直知道,美國國家戰略儲備(SNS)中并沒有足够劑量的疫苗,這直接導致拜登政府難以為近百萬猴痘疫情高危人群提供疫苗接種服務。這再次印證了《紐約時報》的一個判斷:“美國公共衛生系統長期存在的弱點讓病毒變得根深蒂固。”

  一句“疫苗一直都不够”,暴露了美國公共衛生系統的長期困境。Politico的報道稱,美國政府本應儲備約1.2億劑猴痘疫苗Jynneos,這些疫苗足够供6000萬人使用。然而,現實卻是,2019年前美國僅有2000萬劑Jynneos疫苗,2020年美國政府才購買了100萬劑疫苗替換過期疫苗。《紐約時報》披露的數據則更令人瞠目結舌。該報8月初的一篇報道稱,疫情暴發之初美國“只有2400劑疫苗可用”。也正因為此,從5月初零星猴痘疫情在美國出現,到現在幾乎全美都在報告疫情,越來越多地方衛生部門表示無法提供足够疫苗。

  除了儲備不足之外,SNS也一直無法獲得足够資金。截至2019年,有關部門獲得資金僅够他們購買4000萬劑疫苗。而且這些錢還可能被政府挪為他用,以應對那些被認為是更具威脅或更高優先級的事項。受訪官員稱,多年來他們一直要求國會為SNS提供充足資金和儲備,以應對可能的傳染病威脅,但這一要求從未得到滿足。一名前衛生部高級官員就對Politico表示,“這就好像在面對戰鬥時,我們需要100架戰機,但我們只買得起10架”,“這絕對算不上做好了准備”。

  實際上,衛生部門的資金問題一直是美國兩黨在開支議題上爭執的焦點之一。民主黨政府傾向於給公共衛生部門投資,而共和黨政府則慣於削減這部分開支。兩黨將健康問題政治化、工具化的博弈,不斷幹擾和侵蝕美國公共衛生部門應對危機的能力,令美國在抗疫之路上步履蹣跚。

  疫苗不足不是美國在面對猴痘疫情時唯一的困境。幾個月來,美國幾乎重複了過去兩年應對新冠疫情時犯下的所有錯誤:檢測遲緩、病例迅速增加;聯邦與州之間防疫政策相互掣肘;信息不暢,公衆擔憂、恐懼和懷疑情緒蔓延。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也再度成為衆矢之的。《紐約時報》稱,CDC本應領導美國對病毒性緊急事件的反應,但卻因為過於墨守成規且受到程序的束縛而無法迅速行動,還缺乏可調動迅速應對緊急情況的基礎設施。此外,受制於體制原因,CDC無法強迫各州提供充分的報告,因此難以有效了解猴痘病例的範圍和性質。8月17日,CDC主任瓦倫基斯公開承認該部門在應對新冠疫情時犯下了一些“非常嚴重和衆所周知的錯誤”,并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nextpage>

  除了衛生部門的重重問題再度被暴露在聚光燈下外,美國其他一些社會痼疾也在此次猴痘疫情中沉渣泛起。據美國健康新聞網站Statnews8月11日報道,根據多個州的統計數據顯示,少數族裔又成了疫情的主要受害者。比如,北卡羅萊納州70%的猴痘病例為非洲裔,而非洲裔僅占該州人口的21%;非洲裔人口占總數30%的佐治亞州,高達82%的猴痘病例是非洲裔。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家格雷格·岡薩弗斯在接受美國公共電視台訪問時就表示,在決定“誰可以獲得應對猴痘所需”這個問題上,美國“正在建立種姓制度”。

  美國不斷在同樣的問題上精准“掉坑”,不得不讓人懷疑,下一次疫情襲來時,美國政府又能提供多少保護?美國人又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為自己獲得一劑疫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