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加快建立積極生育支持政策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2-08-21 15:50:00


  中評社北京8月21日電/據新華社報道,近日,國家衛健委等17個相關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將婚嫁、生育、養育、教育一體考慮,通過財政、稅收、保險、教育、住房、就業等相關領域的政策,加快建立積極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為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供有力支撑。《指導意見》明確了多項具體舉措緩解部分群衆“不敢生、不想生”的難題,相關措施如何落到實處?記者采訪部分專家學者和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解讀。

  構建普惠托育服務體系

  “加快構建托育服務體系是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一個重要方面。”國家衛健委人口家庭司監察專員杜希學介紹,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每千人口托位數為2.03個,距離“十四五”期末要達到4.5個的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指導意見》從降低托育機構運營成本、提升托育服務質量等方面進一步明確了具體措施。各地和相關部門圍繞既定目標,將同向發力,共同加快推進托育服務體系建設步伐,為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做出應有的努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郝福慶表示,“十四五”規劃《綱要》涉及多個行業、多個領域,其中重要指標20項,包括托育指標。具體來說,到2025年,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的嬰幼兒托位數達到4.5個。有關部門將聚焦嬰幼兒照料,不斷完善規劃、土地、住房、財政、投融資、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實施普惠托育專項行動,多渠道擴大普惠性托位供給,減輕家庭養育負擔。同時,積極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深入實施家政“領跑者”行動、家政培訓提升行動、家政信用建設行動三項措施,讓家政在嬰幼兒居家照護上提供更多的支持。

  全國總工會女職工部副部長洪莎介紹,全國總工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已聯合啓動了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推薦申報工作,以此帶動和支持有條件的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托育服務。在托育模式上,鼓勵用人單位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的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托育機構建設和運營,鼓勵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帶頭在單位內部興辦托育機構。對推薦申報成功的用人單位及相關工會組織,將給予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下一步,將加強研究適用於用人單位托育機構的設置標准和管理規範,針對用人單位不同性質、不同規模等具體情況,進行分類指導,穩妥推進。<nextpage>

  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

  《指導意見》提出,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包括改善優生優育全程服務、提高兒童健康服務質量、加強生殖健康服務、提高家庭嬰幼兒照護能力。例如,推進婦幼保健機構能力建設,明確各省、市、縣級均應設置1所政府舉辦、標准化的婦幼保健機構。實施出生缺陷綜合防治能力提升計劃,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網絡。優化生殖健康服務模式,將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基本避孕服務項目等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指導意見》明確了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的量化指標。”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王茜說,這將進一步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婦幼保健體系,緩解兒童看病就醫難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孕產婦的新需求,《指導意見》提出,擴大分娩鎮痛試點,規範相關診療行為,提升分娩鎮痛水平。推進輔助生殖技術制度建設。指導地方綜合考慮醫保(含生育保險)基金可承受能力、相關技術規範性等因素,逐步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按程序納入基金支付範圍。“文件聚焦‘一少一中一老’,盡力解決生育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系統性地幫助家庭樹立生育信心,以期促進實現適度生育率水平。”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原新認為。

  為了提升對嬰幼兒的醫療服務水平,《指導意見》明確通過兒科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兒科醫療聯合體、基層兒童保健服務網絡、基層醫療機構兒童保健門診標准化建設等多種手段,加強0歲至6歲兒童的健康管理服務。郝福慶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實施了婦女兒童健康服務能力建設工程,支持省級婦產、兒科以及地市級婦幼保健機構建設。“十四五”期間,中央預算內投資將支持10個左右兒科類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支持兒科類國家醫學中心建設,集中攻關解決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疾病解決方案。杜希學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以預防和減少孕產婦和嬰兒死亡、保障母嬰安全為核心,全面落實“母嬰安全五項制度”,實施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下一步,將發揮醫療資源的優勢,將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作為落實三孩生育政策的重要配套措施。

  減輕生育養育教育負擔<nextpage>

  “養育負擔和職育衝突是當前生育的兩大阻礙因素。”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宋健認為,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需建立健全覆蓋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務體系。要倡導積極婚育觀念,強化住房、稅收等支持措施,構建生育友好的社會環境。《指導意見》從家庭的實際需求出發,對住房、保險等問題做出明確部署,切實減輕群衆生育、養育、教育負擔。

  《指導意見》提出,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促進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長潘偉指出,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企事業單位、園區企業、住房租賃企業等多主體投資、多渠道供給,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租金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水平,而且在籌集建設過程中也注重職住平衡。近兩年,全國已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56萬套間,能够解決700萬名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問題。在“十四五”期間,全國計劃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870萬套間,預計可以幫助2600多萬名新市民、青年人改善居住條件。

  生育津貼是生育保險待遇的重要內容。國家醫保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長劉娟介紹,從國際情況看,我國的國家法定產假已經達到了國際勞工組織《生育保護公約》規定的14周標准,產假期間生育津貼的計發標准也高於上述公約標准。《指導意見》提出由國家統一規範并制定完善生育保險生育津貼政策,主要是從堅持基本保障、均衡地區間的待遇差距、促進女性公平就業3個方面考慮。“近年來,隨著人口政策調整優化,地方在國家法定產假之外新設了一些生育獎勵假。整體上看,各地假期時長不一,差異較大。特別是權益保障的做法各有不同,容易造成地區間、人群間的攀比。實踐表明,假期過長可能會帶來職業女性的生育顧慮,繼而影響女性的生育意願,需要統籌考慮各方的負擔和對就業的影響,綜合施策、共擔責任,構建積極的生育支持體系。”劉娟表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