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協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22-08-26 08:37:33


   
  打造地域嵌入型世界級經濟平台
  
  主持人:對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戰略安排,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面臨哪些挑戰,如何應對?
  
  鄭永年(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珠三角地區產業鏈完善、外向型經濟發達、同屬廣東省易於統籌協調,毗鄰的香港、澳門國際化程度高,擁有較完整的國際營商規則體系,且與粵文化同源認同感強。這樣的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將珠三角9市與港澳特區共同組成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進行系統規劃,在推動珠三角經濟轉型的同時,也將成為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支撐。
  
  經過三年多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融合框架逐步搭建。從內地融合來看,廣佛全域同城化、廣清一體化建設步伐加快,深汕特別合作區、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等一批重大區域合作平台建設,進一步推動了9市融合,大灣區發展整體性增強。從內地城市與港澳合作來看,橫琴、前海、南沙三個重大合作平台建設方案出台,為推進港澳與內地融合、依托港澳面向世界奠定制度性基礎,為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有序推進,現代產業體系邁出實質性步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完成階段性任務。
  
  對比世界其他灣區發展經驗,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仍有巨大空間。從產業體系來看,世界主要灣區不僅是城市群,更形成了技術集群、產業集群,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化、城市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體系,但仍集中在中低端,如何打造系統、完整、先進的現代產業體系仍需探索。這方面,深圳市近期出台“20+8”政策是一次有益嘗試,其他城市也需要系統梳理並強化優勢。從科技創新來看,人才和機制均不可或缺,美國主要灣區外籍人才占比超過40%,先進的人才機制及配套醫療、教育等政策促成了人才集聚效應,這方面粵港澳大灣區可進一步探索。
  
  世界主要灣區有一些共同特徵,即通過營造區域經濟、知識和規則一體化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環境,對世界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形成吸引力和向心力,推動區域優勢產業完全嵌入全球生產鏈,從而保持區域經濟技術持續升級。這就是地域嵌入型世界級經濟平台,優質資本、技術和高端人才都往平台集中,來了之後不想走,這也是舊金山、紐約等灣區主要平台經濟技術持續升級的關鍵。
  
  粵港澳大灣區要打造地域嵌入型世界級經濟平台,可從科教、“科創—製造”、金融三大平台著手,在此基礎上逐步建造宜居宜育宜業宜游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一是打造世界級科教平台。相較於世界其他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教育資源仍有不足,廣州、深圳資源略為豐富,香港目前雖有6所世界排名位列前500的大學,但其人口不足以支撐生源。建議內地與港澳相關大學全面放開在大灣區招生,一方面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流通,另一方面通過教育實現認同融合。
  
  二是打造世界級“科創—製造”產業平台。打造這樣的平台至少需要三個條件,首先要有科技創新和技術,其次要有風險投資機制,再次要有把技術轉化為產業的企業。香港科創業已有成熟的風投體系及人才儲備,但由於製造業已轉移到珠三角,因而缺乏具有轉化能力的企業。內地有大量基礎研究和轉化能力強的企業,但缺乏真正的風險投資。從這個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與香港非常互補,應共同打造世界級“科創—製造”產業平台,暢通風投資本進入渠道,服務壯大灣區科創與製造產業。《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提出“支持港澳私募基金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型企業融資”,便是一種嘗試。
  
  三是打造世界級金融平台。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深交所等金融機構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要保持產業發展及國際競爭力,大灣區可探索金融雙中心體系,一種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金融,可依托廣深發展,服務實體企業;一種是可與華爾街競爭的國際金融,這方面香港可發揮作用。
  
  此外,統一且國際化的規則是建設世界級經濟平台的前提。大灣區是內循環與外循環的一個連接點,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建議全面梳理與粵港澳規則銜接清單,形成大灣區統一規則。在實施過程中充分利用橫琴、前海、南沙三個重大平台作規則對接,建成大灣區統一市場,後向四方擴散,向北往湖南、長三角對接,向西往海南島,向東往台灣、福建,進而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來源:經濟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