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家長學校,需要回應各方關切。有觀點認為此舉將加重家長負擔,有的擔心課程“走過場”,變成另一種形式的家長會,只溝通事務不深入交流。多種聲音折射現實關切,差異需求呼喚精細舉措。作為一項長期事業,家長學校建設不能急於求成、搞一刀切,要切實根據家長學生需求開展工作。比如,針對家長疑慮,要擺事實講道理,讓他們認識到家庭教育至關重要;針對家長工作忙,不妨積極探索各種形式,通過短視頻、慕課等開展教學;針對不同層面需求,不妨在內容上加強建設,形成分層次、分梯度的課程體系,鼓勵家長按需自願參與。
“雙減”政策實施1年多來,不少地方著力做好減負增效的“加減法”。進一步提升“雙減”效果,需要多元共治、家校同行。辦好家長學校,將家長增加的學習時間,轉化為家校合作的省時省力,是需要做好的另一個“加減法”。期待各地不斷推進家長學校建設,在探索中積累經驗,推動教育觀念的革新,結出育人實踐的碩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