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美國執意與中國在創科領域脫鈎
http://www.CRNTT.com   2022-09-01 11:27:21


  中評社北京9月1日電/據大公報報道,8月23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公告,稱自8月24日起,對中國7家主要與航空航天有關的實體列入出口管制清單,聲稱這些實體“獲取和試圖獲取美國原產物品以支持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努力”雲雲。這是美國在創科領域與中國脫鈎的最新舉措。

  用盡方法打壓中國創科發展

  中美建交以來,在特朗普政府之前,從卡特到奧巴馬,美國歷屆政府貫徹與中國既交往又遏制的方針,在創科領域對中國采取限制政策,不會把最先進科技和產品出售給中國,但保持一定聯系。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底、2018年初調整美國全球戰略、視中國為美國主要對手後,美國對中國展開全面遏制,首先在創科領域與中國脫鈎,至今大體采取下列6種方式。

  一、在中國領先的技術及相關產業或行業,構築與中國脫鈎的高墻深塹。突出的事例,是美國帶頭并逼迫其他國家禁止購買和使用華為的5G設備和相關服務。

  二、在中國追近美西方領先的技術及相關產業或行業,美國帶頭并逼迫其他西方國家,禁止中國企業購買、使用有關技術和展開企業間合作。上述美國對中國7家主要與航空航天有關的企業實施出口管制,便是最新事例。

  三、把若幹技術納入美方出口管制清單,中國是主要被管制出口的對象。例如,8月12日,美國工業和安全局發布公告,稱出於美國國家安全考慮,將4項“新興和基礎技術”納入出口管制。4項技術是:兩種能承受高溫高電壓的第四代半導體材料——氧化鎵和金剛石;專門用於3nm及以下芯片設計的ECAD軟件;可用於火箭和高超音速系統的壓力增益燃燒(PGC)技術。

  四、禁止中國與軍方相聯系的大學的畢業生赴美國深造。禁止美國大學若幹專業吸收中國留學生。禁止中美兩國高端科技人員交流。<nextpage>

  五、禁止中國創科企業進入美國金融市場、取得美國資金。所謂“獨角獸”是創科產業的先鋒,需要金融市場來培育成長。2021年12月,中國知名創科企業商湯科技完成在香港上市的程序,即將掛牌前,美國財政部突然把商湯科技列入“中國軍工複合體企業”名單,迫使其臨時調整全球發售計劃,把原定向美資招股,改為向中資及其他資本配售。美國當局對中國在美上市企業設限,主要目的也是阻止和禁止中國高科技企業在美國金融市場上籌集資金。

  六、美國在全球或印太打造排斥中國的創科產業鏈和供應鏈。突出的事例,是所謂“印太經濟框架”(IPEF)和“芯片四方聯盟”(Chip4)。21世紀人類進入知識經濟新紀元,芯片是創科技術和相關產業、行業的通用技術和元件。占領芯片技術和制造的制高點,就能占居21世紀人類科技和經濟的領先地位;反之,則處於落後位置。美國決心把中國排擠出21世紀芯片技術和制造的領先行列,是從科技和經濟上阻止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美國在創科領域執意與中國脫鈎,始於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前,是美國抗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舉。在新冠疫情迭加百年變局後,美國加強在創科領域與中國盡快脫鈎的部署。自特朗普主政以來,美國已將約600個中國實體列入其出口管制清單。其中,110個,是拜登入主白宮一年多裡所列入。

  期望美“網開一面”不現實

  最近,有人提出一個觀點,香港只要重視工商業,就可以在中美較量中扮演“緩衝地”角色。提出這種觀點的動機也許是正面的,但是脫離實際。美國在貿易戰中都沒有區別內地與香港。特朗普總統2020年7月14日簽署所謂的“香港自治法案”,取消美國給予香港貿易上的特殊地位。當時,特朗普就宣稱,今後美國看待香港與內地沒有分別。美國規定,從2020年9月25日起,所有香港制造的進口商品,不可再標記“香港制造”,而是必須標記“中國制造”。美國對待普通商品尚且如此,怎麼可能在創科領域對香港“網開一面”⁈

  另一方面,鑒於香港與美西方經濟聯系深過內地與美西方,後者與香港脫鈎在進度上會稍遲於它們與內地。香港科技界、工商界、金融界可以抓住這樣的“時間差”做有利國家和香港的事,但是,不能對美國和其他若幹西方國家抱不切實際的期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