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多國探索發展氣候智慧型農業
http://www.CRNTT.com   2022-09-02 09:14:48


(来源:网络)
  中評社北京9月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近年來,高溫、乾旱、洪澇等極端天氣頻發,氣候變化給全球糧食生產帶來挑戰。如何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以更可持續的方式提高農業生產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課題。

  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定義,氣候智慧型農業是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一種既能保持農業生產能力,又能實現固碳減排和緩解氣候變化的農業發展新模式。當前,一些國家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生產方式轉型,大力發展生物技術、節水灌溉技術等,在發展氣候智慧型農業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意大利——

  運用新興技術優化農業管理

  意大利南部普利亞大區的一家種植園內,茂密的石榴樹和葡萄藤上掛著不少數字傳感器。意大利巴裡大學樹木栽培和水果栽培學教授朱塞佩·費拉拉說:“這些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土壤、氣候和植物,短時間內就可以獲得大量數據。傳感器可以通過太陽能電池板和可充電電池自行供電,維護成本也比較低。”據介紹,管理人員會根據傳感器提供的數據分析進行適時適量灌溉,當參數超過閾值時,設備會發出警報進行提示。與傳統灌溉方法相比,傳感器監測下的農田灌溉水量大幅減少。

  意大利是歐盟第三大農業國,農業在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2020年意全國農業產值達到569億歐元。有統計顯示,農業領域排放的溫室氣體約占意大利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7%,是意大利第三大排放源產業。近年來,高溫、乾旱等極端天氣頻發,意大利農業也受到不小衝擊。

  為促進農業更好發展,意大利政府大力推廣氣候智慧型農業,運用物聯網、農業機器人、無人機等新技術優化土地管理和監測,並提供一定的專項資金支持。近年來,意大利北部的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通過農村發展計劃投資了66個氣候智慧型農業項目。當地一家果園在博洛尼亞大學專家的幫助下,不斷優化灌溉技術。經過兩年實驗,新的灌溉方式可以更好地調控樹冠溫度,水果也實現了增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