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造船業上行周期或至:船價連漲21個月
http://www.CRNTT.com   2022-09-08 09:58:18


  中評社北京9月8日電/據證券日報報道,造船業上行周期或已到來。

    英國造船和海運業分析機構克拉克森9月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全球新船訂單量為188萬修正總噸(51艘),其中,中國以102萬修正總噸(54%)居首;韓國以76萬修正總噸(41%)排名第二。截至8月底,全球在手訂單量為1.0276億修正總噸,中國以4362萬修正總噸(42%)居首,韓國以3597萬修正總噸(35%)排在其後。

    “船價連續上漲21個月,基本可以確定造船業上行周期已至,現在國內各大造船企業訂單足够,雖然數量或不及去年,但單個訂單利潤明顯上漲。”德邦證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倪正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船價連續21個月上漲 業內預計造船大周期來臨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全球累計新船訂單量為2768萬修正總噸,同比減少30%。中國和韓國分別拿下其中的1235萬修正總噸(475艘)和1192萬修正總噸(216艘),各占45%和43%的份額。

    從世界範圍來看,新船訂單爆發式增長。

    全球新船訂單量從2020年的1058艘7500萬載重噸增至2021年的1765艘1.32億載重噸,創下過去10年來的次高紀錄。2022年以來,新船需求旺盛的勢頭不減。

    價格是供需最好的風向標。進入今年8月份,克拉克森新造船價格指數突破160點,創下自2009年3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船價大漲。

    “行業已迎來新一輪大周期。複盤船舶制造發展史,每百年可分為四個周期,每輪周期大概在20年至30年之間,此輪船價已經連續上漲了21個月。”倪正洋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是說。

    除船價上漲外,船位緊張也是上行周期來臨的表現之一。克拉克森表示,當前中國船廠手持訂單飽滿,大部分主要船廠船位排期已到2025年初。

    “上半年,公司手持訂單239艘/2075.5萬載重噸,目前訂單飽滿,訂單排期已至2026年。”某造船業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補充道。

    另外,以LNG船為代表的高附加值船型訂單大增,地緣政治衝突加劇了全球天然氣市場的緊張和波動性,2021年LNG船新船訂單量達到98艘,比2020年的54艘增長81%。而這一數據在2022年上半年就已達到108艘。

    船舶量價齊升 上行周期或剛剛啓動

    “根據歷史數據統計,1960年至1973年與1990年至2010年是此前兩輪造船業上行周期,平均每間隔20年至30年經歷一輪,原因在於需求周期、船齡替代周期、環保公約三大因素。”上述造船業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從需求端來看,本輪造船業上行周期集裝箱船率先發力。

    2020年三季度開始,我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開始出現急速拉升,進而帶動新船訂單快速提升(2021年新集裝箱船新增訂單576艘,2020年僅新增122艘),新船價格指數也在2020年年底開始走高。

    “疫情發生後,全球物流供應不暢、主要港口擁堵導致海運價格急速上行,全球船舶運營效率降低,推動了新船訂單需求上行。此外,船東利潤修複,對新船采購的意願提升,推動了訂單增長,目前處於量價齊升階段。”倪正洋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能源轉型背景下,LNG船需求也正陸續釋放,看好後續散貨船、油船、LNG船訂單增長。此外,將於2023年生效的EEXI與CII標准將加速船東換船進度,目前本輪造船業上行周期才剛剛啓動。”倪正洋表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