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二世的離世,意味著至今飽受爭議的威爾士親王查爾斯將要繼承王位。前一位“老王子”——維多利亞女王的繼承者愛德華七世年輕時的名聲也不好。不過那個時代的媒體對君主的關注並不如20世紀那麼多。背負著“負心漢”、“老古董”形象的查爾斯至今不受英國民眾歡迎。雖然已有各種跡象表明他會正常繼承王位,他的第二位妻子卡米拉也將獲得王後的地位,可對於反對王室、厭惡查爾斯的英國民眾來說,這些很可能到來的現實會成為他們反對君主制的由頭,進一步撕裂英國社會。
對於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來說,女王的離世和第二次布爾戰爭膠著的戰局同步出現。前者是帝國形象的逝去,後者則將掀開帝國衰落的序曲。曾經在維多利亞時代生活過的英國人在經歷兩次世界大戰時,難免會懷念女王在位時期這個輝煌的時代。維多利亞可以算是盛世的象徵。不過,這些都是後見之明而已。
對生活在第二個伊麗莎白時代的英國人來說,女王在多事之秋逝去,在當下難免被解讀為英國進一步衰落的預言。相比前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同時被一群人深深愛戴,又被另外一群人深深憎惡,新首相特拉斯在上任之初便被唱衰,她的緩解能源危機的方案不被看好,有分析認為目前提供的方案可能會讓英國未來十幾年的經濟陪葬。真正要理解伊麗莎白二世離世的象徵意義,同樣需要等待後見之明。
新君即位的欣喜,總是在故人離去的陰霾中。對一個人的生命、對這個生命和時代的關聯的諸多思考,也常常是在生命的消逝之後。連續劇《王冠》裡的女王參加了許多次葬禮,送別了一位又一位摯愛的親人。這次,終於輪到了查爾斯站在教堂的中央,聽著眾人唱起《神佑國王》,而不再是他更熟悉的《神佑女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