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安全網”漏洞多 議員促檢討改進
http://www.CRNTT.com   2022-09-11 09:39:27


清潔工等工種,工作辛苦人工低,令部分基層長者退而不能休,難以安享晚年。
  中評社北京9月11日電/據大公報報道,民生無小事!《大公報》日前一連三天刊出“安全網反思”系列報道後,引起社會各界回響,多位立法會議員盛贊《大公報》反映社會保障問題,紛紛表示,安全網問題雖然由來已久,但出現的問題必須正視,政府應專門研究,切實檢討相關制度,排解民生憂難!\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 黃山 餘風(文) 麥潤田 餘風(圖)

  一矢中的 全方位披露問題症結

  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認為,香港基層貧窮現象和勞工問題,是香港深層次矛盾之一,他欣賞《大公報》“作為報章傳媒能够全方位披露、探討問題症結所在,我感到好欣慰,相信這是習主席所講的‘四點希望’(著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共同維護和諧穩定)其中一個希望要集中解決的問題。”

  陸頌雄亦指出,安全網報道的話題貼地,最能够反映市民心聲,“一般市民都希望傳媒不要太過政治化,多關注民生所向,希望看到市民對社會公平的呼喚。”他續說,香港過去是一個放任的資本主義社會,財團壟斷導致資源分配不均,特別是土地的短缺,都是貧窮的根源之一,包括房屋貧窮、跨代貧窮,“房屋貧窮講的是你沒有地方住要交好貴的租。”他感嘆道:“本來不窮的都變窮啦!”

  探討基層工種薪酬過低苦況

  此外,陸頌雄亦認同《大公報》探討的制度性問題,例如最低工資的起點太低,跑輸大市,“下半年最期待最低工資的檢討,因上一次沒有檢討,再對上一次已四年了。”陸頌雄強調不是說幾毛錢,一、兩元那種,最低工資的起點其實都是要高一點,現在有些工種人工太低,“清潔工得個萬一、萬二蚊,老實講咁辛苦嘅工,揾鬼人嚟做咩?”

  陸頌雄指出,清潔工等工種不涉及香港競爭力,是社會的內需和剛需,調整最低工資讓基層工種有參考指標,“好期待年底最低工資的檢討,政府有一個好鮮明的立場,政府的立場好重要,會直接影響結果。”他最後表達對傳媒的期望:“《大公報》好有影響力,對促進政府改良政策,我對《大公報》有好大的期望和信任。”<nextpage>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一些沒辦法買私樓的市民,為達到申請公屋的門檻,以“寧願減人工、不升職”的半躺平策略,沒有發揮應有的生產力、勞動力,無法對經濟增長多做貢獻。難怪特首李家超說“房屋問題是解決香港許多問題的鎖匙”,解決房屋供應是重中之重。

  房屋問題是絆腳大石,香港勞動人口下降和人口老化,亦影響整個社會的運轉和經濟增長。鄧家彪希望新一屆政府施政報告應用精准扶貧的角度,去主動、積極劃定一些優先扶貧的住戶,包括㓥房戶和領取長期綜援的家庭,加強對他們的支援,達到不需要依靠政府福利又可以提高家庭收入,讓他們自力更生脫貧“你幫咗佢,佢係有能力改善、有能力翻身。”

  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贊賞《大公報》一系列安全網報道,貼地反映基層現實困難處境,他本人會就特首下月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建議政府加強、改善基層長者的福利服務,包括改善院舍服務、確定照顧者服務政策、增加樂齡科技,做到基層長者“老有所居,老有所顧”。

  建議過渡房納入房屋規劃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認為,現時公屋上樓有設限和門檻極高,全因為公營房屋嚴重短缺,建議政府要把過渡性房屋納入規劃,并在政府主導下訂立建設目標,例如未來五年欠缺三萬公屋單位,就建三萬個過渡性房屋,以滿足不適切住房的基層市民需要。

  香港深層次矛盾積累已久,嚴重窒礙社會穩定發展及團結合作,多位議員異口同聲肯定《大公報》有關社會安全網的報道,反映社會對這些問題都有深切共鳴。過去有一段日子社會過於政治化,現在回複穩定,便應重新聚焦民生問題,凝聚各界力量,修補及擴張社會安全網,讓弱勢基層市民得到足够保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