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3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中秋節前後,月餅過度包裝問題再次成為公衆關注的焦點。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一批月餅過度包裝典型案例,主要涉及包裝成本過高、與其他產品混搭銷售提高售價等違規行為。
近幾個月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多次發文,對月餅包裝層數、“天價”月餅等作出規定。月餅過度包裝為何屢禁不止?
高溢價是月餅過度包裝的重要原因。數據顯示,盒裝月餅平均生產成本為70元/盒左右,相對較高的售價無疑給廠家和商家帶來更大獲利空間。此外,月餅是中秋節饋贈親朋的節令佳品,禮品包裝是消費者比較看重的,商家抓住這一消費心理,在包裝上下功夫,甚至不惜喧賓奪主,讓月餅變了味、人情走了樣,催生出奢侈浪費等不良風氣,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背道而馳。
過度包裝成本終歸要由消費者埋單,不僅誤導消費、增加消費者負擔,其所產生的大量垃圾,更是增加了社會負擔,造成資源浪費。調查表明,我國包裝廢棄物約占城市家庭生活垃圾的10%以上;每年包裝廢棄物總量達1.5億噸,其中70%以上是過度包裝造成的。
不久前正式實施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被稱為最嚴月餅“瘦身令”,傳遞出踐行綠色生產與綠色生活的信號。讓國標真正落地見效,需要各地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積極作為,將日常監管和重點監管緊密結合,對過度包裝違法行為形成有力震懾。企業也要著力提升質量安全保障水平,力戒過度奢華的包裝設計和不負責任的炒作。對消費者來說,樹立節儉適度消費理念的同時,應積極履行社會監督職責,面對違反法規標准的過度包裝,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消協組織舉報反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