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歐冬季臨油氣荒 美企拒增產相助
http://www.CRNTT.com   2022-09-16 14:54:14


  中評社香港9月16日電/據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歐洲在冬季漸近之際,卻接連對俄羅斯能源出手,先是宣布對俄石油實施部分禁運,近期又試圖對俄能源設價格上限。儘管限價計劃暫未獲通過,但此舉使俄方以北溪管道“完全停止”輸氣回擊。現在歐洲居民和企業叫苦連天,紛紛為能源供應發愁。雪上加霜的是,原本被歐洲視作替代來源的美國,卻拒絕增產向歐洲伸出援手,強調“我們幫不上忙”。

  英國《金融時報》昨日報道,儘管今年冬季歐洲將出現能源價格飆升及供應短缺,但美國的供應量“無法拯救歐洲”。美國頁岩油企業高管們也直言,他們也不太可能再增加產量。美國頁岩田最大投資者之一、私募股權集團Quantum Energy Partners負責人凡洛說,美國不可能再大幅增產,他們無法對歐洲施以援手,“不會有任何救助措施,石油方面沒有,天然氣方面也沒有。”

  美增油氣出口已接近峰值

  事實上美國頁岩油行業坐擁大量油氣儲備,可用於緩解歐洲能源緊張局面。然而行業高管表示,他們將無法迅速增加供應以防止冬季出現短缺,由於歐洲價格上升,美國的油氣出口有所增加,但實際已接近峰值。他們警告未來12個月原油產量的增長,將低於政府預測的每天約100萬桶。

  《金融時報》指出,過去十年頁岩油產量飆升,使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疫情前的產量達每天1,300萬桶,佔全球供應量10%以上。但因疫情期間油價下跌,美國產量大幅下滑,目前每日產量已恢復到1,210萬桶。被問及美國頁岩油行業會否大幅增產時,美國最大石油生產商之一“先鋒自然資源公司”總裁官謝菲爾德說:“不,我不認為這會發生。”他指該公司沒有增加鑽井平台,他也沒有看到其他公司增加。

  投資者追求低產量高利潤

  在美國總統拜登政府要求增產的壓力下,美國石油業巨頭雪佛龍、埃克森美孚和一些私營公司加大鑽探力度,但近數周這些公司運營中的鑽井平台總數已停滯不前,每口井產量也大幅下降。私募股權集團Kimmeridge Energy總裁戴爾表示,原因之一在於岩油業務的投資者不會支持大幅增產,他們更喜歡“低產量、高利潤”的模式,“投資者通常不希望頁岩油公司追求增長模式,畢竟可用的資源極為有限。”

  美國私人鑽井公司Greenlake Energy Ventures負責人加拉格爾直言,未來幾個月,美國適度的供應增長將“不會在全球範圍內發生改變”,“如果我們認為這種廉價的能源可以永遠增長,特別是在石油方面,這可能是危險的。”

  在天然氣方面,美國似乎同樣幫不上歐洲什麼忙。今年較早時,美國和歐盟達成一項能源協議,美國今年將大幅增加供歐天然氣,歐盟確保將在2030年前,對美國液化天然氣的年需求量增加50億立方米。但美國新聞網站Axios指出,這種短期目標較容易實現,很大程度是因美國將大部分對亞洲的出口轉向歐洲,但之後可能不會這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