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三江源腹地采訪的過程中,作家古岳明顯感到和以往不同,有關雪豹、棕熊、狼、狐狸等野生動物的故事一下子多了起來。這是生態好轉的跡象,是人與自然關系日趨和諧的注腳,他欣喜地將其記錄在報告文學《源啓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誕生記》中。
“南繁”,是指每年9月至翌年5月,大批農業科研工作者像候鳥一樣飛到海南進行農業育種制種。《現代漢語詞典》裡查不到的這個詞,成了作家楊沐《南繁——築牢中國飯碗的底座》一書的“題眼”。從當年4億人吃不飽到今天14億多人吃得好,再到“中國田裡中國種、中國碗裡中國糧”,一場浩蕩的種業翻身仗正在田間打響。
這些都是來自時代現場的發現和啓迪。當今時代,歷史變化如此深刻,社會進步如此巨大,人們的精神世界如此活躍。所以,蔣巍會深有感觸:“無數中國村莊都亮起了太陽能路燈,它們可比作家的台燈亮太多了!”趙德發也一再提醒自己:鄉親們都有如此切身的歷史感,作家更要寫出時代的“大景深”。眼納千江水,胸起百萬兵。只有心懷國之大者,腳踩生活大地,才能於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中寫就激昂的文藝樂章。
以藝凝心聚力,弘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
大江大河,劈波斬浪,志之所趨,勢不可擋。網絡文學《大江東去》不僅讓見證改革開放大幕初啓的一代人看得唏噓感動,也“圈粉”了許多90後、00後讀者。“整個國家都在努力,而我不過是其中的一分子”,小說主人公宋運輝的經歷激起了年輕人對置身其中的偉大時代的認識:我們是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接力者,奔騰不息的大江大河有我的浪花一朵。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
“硬核工業小說”《重卡雄風》的結尾處,一直帶領西北重型汽車廠絕地求生、銳意改革的主人公,暢想中國重卡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的未來,那也是中國制造星辰大海般的未來。作者晨颯說,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有近2億產業工人,有70多年間建立起的門類齊全、結構完備、基礎堅實的工業技術體系,有這些底氣,我們的工業題材創作怎能不“硬核”?“我濃墨刻畫著他們,又反過來被他們的執著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