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7日電/中國既是人口總數大國,也是老年人口大國。按照聯合國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4%,就進入人口老齡社會。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據測算,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工人日報發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胡樂樂文章表示,老年人口眾多表明中國擁有豐富的老年人力資源。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充分發揮低齡老年人作用,鼓勵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庫,為有勞動意願的老年人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新創業指導服務。同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踐行積極老齡觀,加強老年人就業服務,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
文章認為,樹立積極老齡觀,要辯證看待人口結構老齡化。既要充分認識中國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許多問題和挑戰,也要深入挖掘老齡社會的各種潛能,充分激發老齡社會活力。雖然中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但“十四五”時期仍然是以60歲~69歲低齡為主的老齡——低齡老年人占老年人總數的55%以上。所以,“十四五”期間老年人社會參與的潛力是廣闊的,只要積極宣傳和引導健康的低齡老年人就業,就能將他們變為寶貴的人力資源。
進一步而言,積極老齡觀既是一種新理念,也是一種新行動。老年人力資源開發,正是踐行積極老齡觀的體現。積極老齡觀認為,老年人不僅不是負擔和包袱,還是家庭、社會和國家發展進步的一種寶貴動力和財富。研究與實踐表明,60歲~69歲健康低齡老年人的思維能力保持著普通人智力高峰期的80%~90%,部分人智力和創新力甚至會進入一個新的高峰期。
老年人就業也包括參與“銀齡行動”。中國現有離退休科技人員500多萬人,60歲至70歲的約占70%,其中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身體健康、有能力繼續發揮作用的約占70%左右。自2003年起,國務院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倡導並組織以東部地區為主的全國大中城市離退休老年知識分子以各種形式向西部地區或經濟欠發達地區開展智力援助行動——“銀齡行動”。20年來,“銀齡行動”成效顯著,老年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有力促進了被援助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教育、衛生等發展。
文章指出,鼓勵老年人就業,搭建老年就業信息發布平台,匯集各方面的老年就業信息成為首要任務。由國務院中國老齡協會主辦的“中國老年人才網”於8月正式上線,標誌著中國老年人才信息庫和老年人才信息服務平台啟動建設。該網能夠為中國老年人再就業拓寬渠道、搭建平台、奠定基礎,對加快老年人才集聚、打造老齡人力智庫、推動老齡人力資源開發、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按照發展計劃,該網將進一步建立國家老年人才庫,構建新時代老齡人力資源服務平台,為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文章最後說,要主動適應新形勢下社會發展的新要求,積極探索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的實踐路徑,鼓勵低齡、健康老年人就業。完善相關法律,切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同時,增加老年人的再就業渠道,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如通過提供補貼或減稅等方式,加強企業雇用再就業老年人的主動性。通過一系列支持鼓勵措施,為健康低齡老年人在新時代老有所為、老有所用大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並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與技能培訓服務,讓老年人更好發揮作用,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