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紀委:獨愛國槐
http://www.CRNTT.com   2022-10-02 14:50:37


 

  記得剛來北京不久的一天下午,一位領導讓我給他的老師送一套書。我拿著他寫的地址,最後走進了前門大街南邊的一條胡同裡,胡同名字我忘記了,但胡同裡的槐樹卻印進了我的腦海。

  在并不寬敞的胡同裡,小巷兩邊的槐樹,一棵棵都像它身後的四合院一樣,有著北京獨特的風貌,有著古都悠久的歷史,有著首都特有的氣象。細看感悟,能覺出那種山崩於前而不改色的膽魄。

  從樹的主幹看,可以說每一棵樹都已不太年輕了,有的甚至是垂暮之年,可即使有的樹身有殘缺,它的氣場依舊強大,令第一眼看到它的我,頓時有種肅然起敬的感覺。我猜測它們的樹齡,應該都在百年以上,它們就那樣安靜地站在胡同裡,和四合院門口的石獅子、石門墩兒一樣,守護、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一代代北京人的喜怒哀樂。

  領導的老師是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精神矍鑠,紅光滿面。從我手中接過書之後,翻看了兩頁,連聲稱贊,并認真地拿起桌子上的毛筆,寫了一封信讓我給領導捎回去。信紙上的蠅頭小楷,寫得流暢而周正,一筆一劃都一絲不苟,邊寫邊和我聊天,看似不經意的問話中,句句都透著淵博的學問。

  告別老先生後,我重新走進門外的胡同,望著一棵棵老槐樹,又想到剛剛見過的老人,覺得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安靜、沉穩、厚重,而這些品質的來源,是內心裡深厚的文化底蘊。

  那條胡同距前門大街只有幾百米的距離,那裡是北京城裡最喧鬧的地方,咫尺之外,仿佛另一個世界。這一切讓我想到陶淵明的詩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