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紓解“急難愁盼”,推動高質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10-06 11:00:57


 
  居家照料面臨較大負擔,呼喚專業護理充分發展。調查顯示,子女、配偶仍然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照料提供者,因此,家庭規模的大小和社區的適老化改造程度直接決定老年人是否能夠獲得足夠照料。一般而言,有照料需求的老年人大都患有多種疾病,醫療費用和看護費用雙重叠加會增加其家庭經濟壓力。而老年專業護理目前需求大、缺供給,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對正式照料服務的需求。“十四五”期間,健全和提升居家社區、機構的專業看護和康復功能,提高專業護理人員水平,發展醫養結合,不僅能夠釋放醫療資源,更能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

  養老服務亟待更加均等化。王先生常年在外地工作,父親去世後,母親逐漸變得孤獨,於是他想送母親去養老院。但是考察了幾家養老院之後,他發現好的養老院一床難求,有好護工的養老院更難找。王先生最終還是決定把母親帶在身邊自己照顧,“不放心她去養老院,只能先讓她適應一下城市的生活”。

  當前,公立養老機構因為收費低、服務好、公信力強等特點,承擔了很多非基本養老功能,長期一床難求,難以高質量承擔起公辦養老機構對於失能失智和高齡老人照料的兜底保障職責。“十四五”期間,需進一步完善老年福利機構的硬件設施,提升護理機構的人員素質;同時加大養老護理型人才培養力度,更好滿足高齡失能失智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

  城鄉養老服務的差別也是當前較為突出的問題。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60周歲及以上鄉村常住人口比重和65歲及以上鄉村常住人口比重分別為23.81%和17.72%,比城鎮分別高出7.99和6.61個百分點。雖然“十三五”以來,我國農村養老設施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但不可否認的是,農村地區的養老服務仍有較大增長空間。民政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城市和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分別為100%、79.5%,農村地區建設仍需繼續加強。同時,長期以來,農村地區的養老服務沒有形成統一部門負責、統一管理的體系,很多養老設施和制度建設都具有碎片化特點,對需要照料的失能老人主要通過高齡補助等補貼方式提供照料,尚未形成統一的制度化管理。“十四五”期間,如何建設農村養老服務體系,是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的關鍵。

  養老服務涉及部門多,政策落地和監管需加強。老年人的照料服務主要由民政部門和衛生健康部門牽頭提供,但養老問題涉及領域廣泛,比如老年人生活照料的經濟來源和醫療衛生保障等問題。這些問題涉及眾多部門和機構,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醫療保障局、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因此,政策的落地生效、協作執行和監管難度等有所增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